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做优做细做实 以责任担当护佑百姓健康
新即墨
2025年01月07日
新即墨2025年01月07日23版面

家庭医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

全科医师进社区义诊。

积极推广彩虹存折活动。

专业医护团队为患者洗头。
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服务人口83357人,配置西门子16排螺旋CT、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仪)、西门子S200彩超、血、尿分析仪、除颤监护仪、全科医生诊断仪器及各种康复理疗设备。设置全科门诊,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妇科和口腔科、眼科;设全科病房,开放住院床位50张,养老床位30张,年门诊量约达12万人次。成功创建“山东省社区医院”“青岛市健康促进医院”“青岛市老年友善医院”,先后荣获“青岛市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优化服务质量,温暖生命归途
作为青岛市首家公立性医养结合单位,依托中心基本医疗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实现医、护、养、康复无缝隙连接,服务失能、半失能人群。入住老人重病恢复期身带气管切开、鼻饲、导尿、造瘘等管道,日常医疗、康复锻炼、三餐饮食、生活照护等工作均由中心专业医护团队完成,针对长期卧床、重病愈后的老人,医护团队开展卫生保健、心理援助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中心坚持高品质服务,树立优质品牌,“以医助养 以养促医”,打通养老与就医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和优质、专业、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让失能、半失能老人享有幸福晚年。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以来,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团队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工作,以“六全”照护模式,时刻关注患者全生命周期最后的生命质量和尊严,通过全科、康复、心理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生理痛苦、抚慰心理哀伤,体现了医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细化服务范围,保障群众需求
作为基层医疗中医药服务窗口,该中心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提供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在创建中医药示范区的过程中,中心注重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全科医师全部通过西学中培训,门诊就诊常规进行中医健康宣教;该中心不仅在传统中医诊疗服务上下功夫,还大力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2024年,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进社区、学校、机关开展“八段锦”推广6次,开展中医药专题义诊、讲座6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余种,受益居民500余人次,深受居民欢迎。
该中心大力推广“疫苗处方”服务,中老年群体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传染病和并发症的高风险对象,一旦感染,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引发原有疾病的恶化。全科医生在日常门诊充分把握体检、诊疗、健康宣教时机,根据就医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推荐适宜接种的疫苗,形成“综合健康处方”,变被动提供接种服务为主动,提高居民知晓率和主动参与性,由“治”向“防治结合”转变,真正实现“预防和医疗”的融合。2024年,通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具居民疫苗处方366份,不仅提高居民的接种服务便利性,还提高了公众对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认知。全科医生作为更了解居民健康状态的专业人员,应充分把握体检、日常全科诊疗、家庭医生团队宣教等时机,提出疫苗接种建议,形成“综合健康处方”。真正加深居民“主动健康”的意识,将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到服务全景中,使二者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的效果、扩展“防”的范围,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落实服务举措,护航群众健康
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居民实际需求,推出32组个性化服务包,包含入户换药、导尿、拆线、测黄疸;并发症筛查、健康体检、就医绿色通道等服务。签约居民可随时预约家庭医生,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让居民有一个找得到、见得着、信得过的医生朋友,真正享受到家庭医生带来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签约主动性和积极性。 (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