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4年05月21日

徐孝硅:培育“织男”人才的好师傅

新即墨      2024年05月21日     

新即墨2024年05月21日03版面


  徐孝硅,即发集团织布工程师,深耕纺织领域,凭借着敢为人先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韧劲,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不仅在新产品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研发了数款功能性独特面料,还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织男”人才,为即发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在即发集团的劳模工作室里,徐孝硅正在和同事们就布料的克重不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像这种研讨,徐孝硅每周都会不定时组织召开,有时在工作室,有时在生产车间,目的是集思广益、带动大家想出创意点,应用到生产工艺当中。此前面对光坯布克重不匀、缩水不稳定的行业难题,徐孝硅决定在生产过程中以密度为控制手段解决。
  “我当时考虑,首先要把这个坯布的密度控制好,纵向横向都完全按照一样的密度来控制,我估计应该能行,我们实验了大概五吨布,结果非常理想,为公司织布工序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徐孝硅说。
  近20年的针织工艺技术工作,徐孝硅从初出校门的毛头小伙成长为技术精湛的工程师。自担任织布工程师以来,他带领车间技术人员累计开发新产品2000余个,获取订单9000余吨,创造效益8000多万元。
  徐孝硅不仅在新产品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还注重技能传承,是一位出色的培训师。他积极参与“名师带徒”活动,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将自己的技艺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同事,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实操等为公司培养技术骨干40多名,其中有20多名在公司技术岗位上承担重要工作。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让徐孝硅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师傅,他被誉为“培育‘织男’人才的好师傅”。
  徐孝硅说:“公司非常重视技能培训,员工有多大努力就给你多大舞台。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有头绪,就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到车间和大家交流,看看他们怎么操作,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进,通过多次培训,大家的操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匹布质量也稳定了。”
  徐孝硅告诉记者,“找坏针”是纬编工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米宽的布面上,2640根针同时工作,需要勤加练习,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出现问题的机针挑选出来并给予更换。徐孝硅说,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自2011年开始,有了全国纬编工技能大赛,从全国众多纬编工当中选拔,这和我们最初的培训要求相吻合,结合这方面,我用四个字来培训他们:快、稳、顺、检。”徐孝硅说。
  “针对我们每个参加培训的人,徐工都会因人而异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我们一定要刨根到底把问题解决好,还鼓励我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即发集团织布工程师杨帆说。
  在徐孝硅指导下,一批批年轻人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技艺精湛的“织男”。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纺织技巧,还具备了独特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在各类纺织比赛中屡获殊荣,成为业界佼佼者。
  2022年11月,在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作为教练,徐孝硅所培养的参赛选手包揽了大赛前6名。基于在行业内的贡献,徐孝硅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希望徒弟们越来越优秀,给公司创造更多效益,也希望他们对待工作能精益求精,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承下去,更要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徐孝硅说。
(文/培竣 程林 张燕 图/范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