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新即墨
2022年12月14日
(上接一版)
产业延伸,构建完善服装商贸产业圈
在我区确定的六大主导产业中,纺织服装是优势传统产业。2022年,在第一次党代会和“两会”上,我区明确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向:注重存量和增量并举,融入青岛时尚产业链条,提升科技创新、品牌培育、产业模式、企业家能力和行业生态,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升级,叫响“中国针织名城”“中国童装名城”品牌,重塑产业竞争优势。
走进即墨北站低效片区,到处是一片施工的繁忙场面,一个个大项目正在赶工期、抢进度。位于石林三路的青岛时尚创意产业园已竣工交付,项目与即墨北站隔龙王河相望,占地40亩,以“物联生态、时尚产城”为目标定位,建设产业展示中心、服装小微孵化器、原创服饰城、e联网创客中心等业态,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位于鹤山路以南、蓝鳌路以北、石林三路以西、站前路以东的龙王河人才综合体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中。作为市重点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租赁型人才公寓、科研办公楼、星级酒店等;二期建设产权型人才住房、幼儿园及其他配套设施等。目前,酒店主体施工至20层,科研办公楼二次结构施工完成,项目建成后,可为各类人才提供租赁公寓222套、产权型住宅2276套。
招商拾光里即墨老街商业项目正在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定位集商业休闲、文化休闲、特色餐饮于一体,规划业态打造多元娱乐活动为载体的滨水城市综合会客厅。
随着低效片区产业逐渐起势,加上即墨北站的带动,周边有望迎来巨大的人气和商气,我区提前着手,为商户入驻和商贸业集聚搭建平台和载体。
品质提升,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
站在鹤山路向西看去,一座像马鞍一样的山脉挺拔壮观,山脉东麓就是高铁即墨北站。“鹤山路西通工程目前已完成水稳摊铺,正在进行人行道和桥梁施工,年底即将完工。”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鹤山路西通工程竣工通车后,主城区与即墨北站低效片区的交通大动脉将被彻底打通,东西城区空间联系将更加紧密。
自2021年9月份以来,针对低效片区土地盘活利用和产业导入,周边配套的鹤山北路、流浩河二路、站前路等先后建成通车。随着这几条道路的建成,即墨北站低效片区内部交通“毛细血管”被激活,该片区也将真正实现“内联外通”。
“借助此次城市更新的契机,周边区域包括旧村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全部纳入‘一揽子’工程。”李风涛说,通过梳理片区土地资源、打通路网体系、拓展产业空间、提升景观风貌等措施,完善片区空间和产业布局,规划开发508万平方米社区都市圈,常住人口8.8万人,公园绿地率12%。在已建成使用的校区外,未来,周边还将丰富完善1座学校、2处文化中心、1座综合性医院、1座休闲公园等设施,把城市建在公园中。
龙王河人才综合体项目西侧,是正在建设中的即墨商都南安置区二期,拟建设居民回迁安置住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记者了解到,该片区涉及的8个旧村改造规划建设4个安置区,目前已有3个村庄喜迁新居,4个村庄的安置区正在建设,1个村庄的拆迁安置正在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随着即墨北站低效片区改造的不断推进,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呼之欲出,将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红利。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