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前一版 2024年10月25日

我区八万户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 累计争取财政资金近4亿元   随着天气转冷,一年一度的供暖季即将来临,即墨区通过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建设,让煤改气、煤改电成为农村分散式取暖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告别烟熏火燎,乐享绿色暖冬。
  今年66岁的王志福是环秀街道前南庄村村民,往年这个时候,家里早就备好了整个冬天取暖所需煤炭。然而今年,村庄实施了煤改气工程,王志福老两口家里也安装了壁挂炉,用上了天然气,不仅能够随时根据自身需求调控温度取暖,还能够用来做饭、洗漱,既安全省事,又卫生。
  “以前用煤生炉子取暖,煤块在家里堆放着,乱糟糟的不卫生,供暖效果也不理想,现在燃气取暖方便、暖和,还安全卫生,孩子们也放心。”王志福笑着说。
  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是即墨区今年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主要有分散式电代煤和气代煤两种方式,共涉及2.8万户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改造。
  最近,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全区农村清洁供暖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在环秀街道东叫儿埠村,施工方正在加班加点施工,今年,该村500余户村民将迎来一个清洁舒适的“暖冬”。
  “室外拉管已完成80%多,室内壁挂炉的安装还有100户左右也就结束了,然后打孔、安装暖气片等后续工作跟上,10月底工程基本上可以结束,在集中供暖之前实现供气,让村民安全清洁取暖。”环秀街道东叫儿埠村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细,我区专门制定了《即墨区冬季农村清洁取暖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积极争取各级补贴资金,在充分开展前期宣传动员和摸底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确定清洁取暖的改造方式,让老百姓享受到节约、高效、绿色的清洁取暖方式带来的便利。
  “电代煤补贴标准主要是按照招投标价格来计算,高于5550元的,每户补贴不超过5000元,低于这个招标价格的话,农户需要承担10%的改造费。气代煤补贴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室外管道配套,一户按照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另一部分是室内的壁挂炉和两组暖气片,按照5000元每户的标准进行补贴。”区住建局村镇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清洁取暖,清的是环境,洁的是空气,暖的是民心。现如今,走在村庄,再也见不到煤炭乱堆的景象,煤炉被壁挂炉所替代,房屋外墙都加上了保温层、每户都安上了分户计量表……
  据悉,2022年至今,我区累计争取财政资金近4亿元,改造农村清洁取暖户8万余户,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同时,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黄璐璐 孙毅)
即墨区专家学者宣讲团到鳌山卫街道宣讲   日前,即墨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学者宣讲团走进鳌山卫街道鹤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段昊,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题,着重解读了《决定》的第六部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分析和梳理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理论转变和政策导向,分析了在新时代以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结合鳌山卫街道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并提出探索城乡融合的可行方向。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基层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干事,真正做到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鳌山卫街道金家旺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周崇真说。 (郑涵榕 韩宝江)
我区开展赋予镇(街道)行政执法权“以案教学”专项业务培训   为提高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提升基层执法效能,确保赋权事项“放得稳、接得住、管得好”,日前,区司法局在科创中心开展赋予镇(街道)行政执法权“以案教学”专项业务培训,各镇(街道)综执办负责人及执法人员128人参加培训。
  会议指出,开展赋权试点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镇(街道)管理体制、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的重要抓手。各镇(街道)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折不扣抓好赋权试点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此次培训由区司法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及综合执法局业务骨干组成讲师团队,以案例讲解的方式,围绕执法程序、证据收集、文书制作、办案要点等进行讲解,提高参训人员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流程的把握、理解与应用,帮助参训人员理清思路、补齐短板、提升能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为赋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区司法局讲师围绕抓好“统一”、抓队伍建设、抓机制建设,针对行政执法流程、文书填写、执法证管理等进行讲解,规范镇(街道)行政执法程序;区自然资源局讲师通过剖析“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处罚”案例,对违法线索发现、核查及立案、调查取证等查处流程进行分析讲解,为镇(街道)执法人员提供了程序指导;区农业农村局讲师针对宅基地执法和农机执法实务两方面,提出办理案件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适用条件及法律依据,为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办理案件指明方向;区综合执法局讲师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程序及典型案例,对规划执法流程和要点进行讲解,为镇(街道)执法人员依法规范执法提供了法治保障。
(融媒记者)
图片新闻
以旧换新补贴加码 汽车销售持续火热   近日,青岛市商务局、财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加力支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政策覆盖面。随着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的提高,区商务局积极开展以旧换新政策宣传,激发消费者购车意愿,推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与更新换代。
  随着新一轮汽车置换补贴政策的推广实施,越来越多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来到汽车4S店,现场咨询相关购车优惠政策。李振云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想趁着优惠,置换一台新能源汽车。
  “我关注这款车型很长时间了,今天正好来置换,通过销售人员介绍了解到,购买这款车型可享受国家补贴10000元,厂家补贴3000元,这次活动优惠力度很大,确确实实让我们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李振云说。
  为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提振汽车消费,区商务局积极走进汽车销售企业,宣传解读相关政策。部分汽车销售厂家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车型系列,配套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让消费者在购买相应车型时能够享受最大程度的优惠,极大带动了门店销售增加。
  青岛星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娟说:“在区商务局的大力宣传下,我们对国家出台的汽车报废补贴以及省里出台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针对‘星途’系列我们也相应出台了一个厂家政策,在正常置换补贴基础上,再额外增加5000元的报废补贴,现在‘星途’系列的销量也在节节攀升,差不多增加了30%。”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发以来,我们门店客流量有明显的提升,每天会增加30%左右。在国家省市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我们一汽大众厂家也跟进推行了一些优惠活动,比如说现在的‘双揽’‘ID’汽车系列,最高优惠可达到3万元。消费者到门店来看车,我们会大力宣传这个政策,让消费者在政府补贴外,还能享受我们一汽大众厂家的补贴,买车更实惠。”青岛大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鑫介绍。
  据了解,此次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明确涵盖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两种方式,对符合条件报废注销旧车并购买新车的,给予2万元或1.5万元补贴;置换更新方面,2024年7月25日至政策实施截止日期间,转让本人名下乘用车,在山东省内汽车销售企业购置新能源乘用车或燃油乘用车(均为新车),并在山东省内完成车辆注册登记的,根据购车价格不同,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金额在3000元至15000元不等。
(韩宝江 钟超)
蓝村:中华大梨枣走俏市场   眼下正是梨枣收获时节,在蓝村街道王演庄北村红玛瑙农场,一颗颗饱满的枣子挂在枝头,呈现出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这处大枣采摘园占地近100亩,今年10月上旬,这些大枣进入采摘期。“今年雨水太大,产量不高,但是我们的品质不变,这段时间温度高成熟较快,一天一个样,估计十月底采摘就结束了。”红玛瑙家庭农场负责人毛德进说,这种大枣叫中华大梨枣,有“枣中之王”的美誉,个头大,甘甜汁多,1996年他从淄博引进这个品种加以精心管理,当时种了十五六亩,现在枣园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提升梨枣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毛德进自主研制有机肥,利用蔬菜豆粕加菌种进行发酵,为大枣培养有机营养餐。毛德进没有一味追求高产,他一心想的是怎么把产量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虽然这里的枣树树龄都很长,但单棵产量却被控制在20斤以下。
  “严格控制产量为了品质,结太多营养跟不上,适量施用土杂肥有机肥控制产量,这样口感和营养价值就提升了,一到丰收季,不出采摘园就被抢购一空。”毛德进说。
(范继业 张亭亭)
我区举办秋季退役士兵荣归仪式暨适应性培训   为帮助退役士兵更好地转变身份,适应社会,我区举办2024年秋季退役士兵荣归仪式暨适应性培训,230名退役士兵参加。
  开班仪式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鼓励退役士兵继续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通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创造力。培训为期4天,授课内容涵盖保密教育、退役政策解读、就业创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学习和素质能力提升等内容,全方位教授退役士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就业创业搭建便捷桥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人生转型、事业转岗。
  “通过培训我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对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有了进一步认识,这次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帮我们提高了就业能力,我相信未来的就业之路会更加顺利。”退役士兵卢世玮说。
  培训期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退役士兵返乡报到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集中办理党(团)组织关系转接、预备役登记等业务。此外,还将开展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现场组织15家企业、提供300余个工作岗位,帮助退役士兵实现充分就业。 (于祥耀)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新媒体营销活动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达人探店等短视频营销活动,加强对新媒体广告的监管,近期,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广告监管科针对网红博主在抖音发布的涉及商品或服务推广的短视频开展新媒体营销活动专项整治。
  执法人员通过“抖音”“快手”等APP,对涉及即墨区的“探店”视频逐一筛查,发现存在附有团购链接却未标注“广告”字样的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博主相关法律要求,并要求其对不符合规定的短视频及时下架或整改。同时,围绕宝龙七星街、即墨古城及周边等网红店密集区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商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白纸,督促商家对自家的宣传短视频进行自查自纠,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营销环境。 (融媒记者)
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 警情案件“三清” 擦亮平安底色   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积极开展警情、案件三清工作,集中纠治警情分流不及时、受立案不及时、案件超期办理等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规范问题,加强执法监督,压降执法问题发生。

  警情“日清零”,行政结案、刑事立案“月清仓”

  严格按照有效警情“日清零”标准,完成每日前24小时有效警情处置清零工作。对已经受案但未办结的行政案件,严格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快查快结,遵守“1712”工作机制,相关警种部门要对办案单位提报的未结疑难案件组织专家会诊,专业支持。对已受案但未立案的刑事案件,严格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开展受案初查工作,遵守“371”工作机制,对疑难、复杂案件,相关警种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会诊,为派出所提供专业支持。

  未办结案件“季清底”

  办案单位对上一季度未办结的行政案件、确定嫌疑人未结刑事案件进行梳理,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并逐案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向法制部门上报情况报告。即墨分局根据案件需要,从相关警种部门抽调专人组成专家组,逐案研究,提出工作意见,积极推动案件季度清底。

  建立调度点评通报制度

  每日值班领导对上一日的三清工作进行调度,法制大队每周进行通报,每月组织开展点评,通过调度通报点评制度落实推进。采取专人负责,每周通报,每月调度、专案研究的方式,持续加强对案件清理、推进。针对案件审核、案件评查、行政复议诉讼等工作中发现的执法问题,利用“法治大讲堂”,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开展培训,先后组织“法治大讲堂”21期,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考试3次,全局执法规范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区委依法治区办宣)
龙山:“小马扎”唠出文明新风尚   天高云淡,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秋风轻拂,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掌声时不时响起……日前,在龙山街道葛村新村前东葛村的“新葛美美德信用”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吸引众多村民的目光。
  “红事白事讲排场,欠下大笔酒水账。礼尚往来变了味,钱财花在餐桌上……”龙山街道前东葛自然村刘彩传结合身边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移风易俗的内涵和意义,向大家讲解高额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的危害,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拒绝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健康的生活理念,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这种宣讲方式我们很喜欢,受众广泛,表达通俗易懂,易于百姓接受。”精彩生动的讲述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共话家常,分享着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村民张阿姨表示:“以前办婚礼大家都讲排场,盲目攀比,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也不一味地追求高价彩礼,反而更注重儿女的幸福。”
  在讨论接近尾声的时候,嘀咯嗒、嘀咯嗒,打起了快板,“小竹板、打地响,大家听我把话讲。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新风遍龙山……”龙山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梓硕和于知平用快板的形式向村民宣传摒弃攀比浪费、传承优良家风等移风易俗内容。村民毛莉萍感受颇深:“我就喜欢听快板,押韵还朗朗上口,大家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文明新风的倡导太及时了,我回去也向家人宣传宣传。”
  为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此次活动改变传统的宣讲报告形式,让宣讲员走出报告厅,从传统的“固定讲台”转变为流动的“小马扎”课堂,同时利用快板向群众宣传新时代文明婚俗理念,让“冷知识”自带“生活气”,将“大道理”变成“家常话”,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移风易俗工作非一日之事,需久久为功。龙山街道将持续探索宣讲新方式、新平台,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拓宽宣传宣讲渠道,使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让“文明之花”处处在龙山大地绽放,让“文明新风”吹遍龙山各个角落。

(王迪 韩丽丽)
图片新闻
图书推荐   书名:《橙黄橘绿半甜时》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城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史铁生(1951—2010),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内容简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精选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等16位文学大家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为“春夜宴桃李”“山中无暑事”“人闲桂花落”“松枝碎玉声”四个章节,春茶、夏果、秋落、冬酿,作家笔尖的四季流转,亦构造着对乡土中国的诗意想象。那些美好的、悲叹的、浪漫的、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它们也许并没有深奥的含义,但却是历经世事无数后的甘之如饴,既关乎历史的震烁,也诉说生活的温情。当季节的变迁与长夜的苦感消散后,鼻息间只留有一抹明快利落的香气,此中有甜意,寄与惜时人。

  推荐理由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找那一份能够治愈心灵的慰藉。《橙黄橘绿半甜时》便是这样一本让人心驰神往的散文集。
  《橙黄橘绿半甜时》收录了16位文学大家的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一篇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四季变换中的生活点滴。春茶、夏果、秋落、冬酿,每一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情感。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味一场四季的盛宴。春日的茶香,夏日的果甜,秋日的落叶,冬日的酿酒,每一个细节都让人陶醉。这些文字不仅用记忆打开了我们的感官,更用味觉留下了时间,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话正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解。无论是忙碌的工作,还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只要翻开这本书,读到那么一两个句子,或许就能让我们在之后人生无数个困顿的日子里,豁然开朗。 (即墨区图书馆)
【即墨清官廉吏】(一) 刚正不阿廉洁实干的即墨大夫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党纪学习教育要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即墨作为千年古城,人文历史底蕴丰厚,不乏一些清正廉洁、青史留名的典范,是古代廉洁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为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今日起陆续整理推出即墨部分典型清官廉吏的生平事迹,为即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清同治《即墨县志·名宦》记载,“即墨自战国以来,莅斯土者,名贤接踵,文治武功,于今为烈。”旧时,即墨专门为地方先贤建立九贤祠,即墨大夫位列之首。千百年来,即墨大夫的故事依然为世人推崇并津津乐道。
  即墨大夫,战国时期即墨的军政长官,齐国人,史失其名。《史记》详细记载了这位即墨大夫,他刚正不阿,从不向上级或其他官员行贿,也不会溜须拍马。公元前356年,齐桓公之子齐威王即位。初年,齐威王没有亲理政事,而是“委政卿大夫”,造成“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吏治败坏,土地荒废,生产得不到发展,百姓生活贫困。齐国的有识之士极为担忧,稷下学宫的先生淳于髡以隐语进谏齐威王,他问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决心励精图治、重振国威。
  为使齐国富强起来,齐威王决定首先整顿吏治。齐威王派出亲信,深入地方进行调查,切实掌握各地治和乱的真实状况,然后以此为据,召集地方官72人问话。他首先对即墨大夫说:“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释: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百姓丰足,官府没有积压着等待处理的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人的缘故)为了奖励即墨大夫治理即墨的功绩,齐威王“封之万家”。他又对阿大夫说:“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人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释: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却是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买通我身边人的缘故)为了惩罚阿大夫失职之罪,齐威王“烹阿大夫”。齐威王的左右近臣接受贿赂,毁誉不实,可谓奸臣者,皆并烹之。听闻此事,齐国官场为之肃然,官吏们都不敢再像阿大夫那样欺上瞒下、荒废政务、邀功求赏。
  自此以后,齐威王任用贤臣,惩处奸佞,恤民养战,开始经营霸业,并下令全国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者百姓,能当面提出君王过失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王过失的,得中赏;在广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赏。齐国弊除政清,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即墨大夫由此彪炳青史,即墨之名昭彰天下。
  史籍中提到的即墨大夫共有三位,另两位分别是燕国伐齐在即墨城下战死的即墨大夫,齐国末年力谏齐王聚兵抗秦的即墨大夫,姓名皆无考。
  时光匆匆,转眼千年。“即墨大夫”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清正贤能、舍身为国的高洁风骨,跨越时空、流芳后世,铸就了即墨独特的城市精神特质,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即墨党史史志)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