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4年10月25日

【即墨清官廉吏】(一)

刚正不阿廉洁实干的即墨大夫

新即墨      2024年10月25日     

新即墨2024年10月25日04版面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党纪学习教育要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即墨作为千年古城,人文历史底蕴丰厚,不乏一些清正廉洁、青史留名的典范,是古代廉洁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为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今日起陆续整理推出即墨部分典型清官廉吏的生平事迹,为即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清同治《即墨县志·名宦》记载,“即墨自战国以来,莅斯土者,名贤接踵,文治武功,于今为烈。”旧时,即墨专门为地方先贤建立九贤祠,即墨大夫位列之首。千百年来,即墨大夫的故事依然为世人推崇并津津乐道。
  即墨大夫,战国时期即墨的军政长官,齐国人,史失其名。《史记》详细记载了这位即墨大夫,他刚正不阿,从不向上级或其他官员行贿,也不会溜须拍马。公元前356年,齐桓公之子齐威王即位。初年,齐威王没有亲理政事,而是“委政卿大夫”,造成“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吏治败坏,土地荒废,生产得不到发展,百姓生活贫困。齐国的有识之士极为担忧,稷下学宫的先生淳于髡以隐语进谏齐威王,他问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决心励精图治、重振国威。
  为使齐国富强起来,齐威王决定首先整顿吏治。齐威王派出亲信,深入地方进行调查,切实掌握各地治和乱的真实状况,然后以此为据,召集地方官72人问话。他首先对即墨大夫说:“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释: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百姓丰足,官府没有积压着等待处理的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人的缘故)为了奖励即墨大夫治理即墨的功绩,齐威王“封之万家”。他又对阿大夫说:“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人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释: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却是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买通我身边人的缘故)为了惩罚阿大夫失职之罪,齐威王“烹阿大夫”。齐威王的左右近臣接受贿赂,毁誉不实,可谓奸臣者,皆并烹之。听闻此事,齐国官场为之肃然,官吏们都不敢再像阿大夫那样欺上瞒下、荒废政务、邀功求赏。
  自此以后,齐威王任用贤臣,惩处奸佞,恤民养战,开始经营霸业,并下令全国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者百姓,能当面提出君王过失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王过失的,得中赏;在广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赏。齐国弊除政清,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即墨大夫由此彪炳青史,即墨之名昭彰天下。
  史籍中提到的即墨大夫共有三位,另两位分别是燕国伐齐在即墨城下战死的即墨大夫,齐国末年力谏齐王聚兵抗秦的即墨大夫,姓名皆无考。
  时光匆匆,转眼千年。“即墨大夫”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清正贤能、舍身为国的高洁风骨,跨越时空、流芳后世,铸就了即墨独特的城市精神特质,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即墨党史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