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项目 一本环评 一日办结
环评“打捆审批+告知承诺”促项目落地再提速
新即墨
2024年07月23日
新即墨2024年07月23日02版面
“原本18个项目要分别编制18个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一一进行报批,真没有想到还可以合并编制一个环评文件,取回一份环评批复,极大地节约了我们的编制费用和时间成本,省了不少事!”近日,即墨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为即墨区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送上一份特殊的“18合1”环评批复文件,18座中小型水库、水闸(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就统一拿到了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环评批复,得到项目负责人周崇盼的认可和点赞。
今年6月份,周崇盼到区市民服务大厅生态环境窗口咨询全区18座中小型水库、水闸(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环评手续问题,“18个项目要写18本环评报告书”,这让周崇盼犯了难。
原来,按照传统的环评审批流程,每个建设项目都需要按照审批程序单独委托环评机构编写环评报告,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同一类型报告“扎堆”审批,还容易出现审批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的弊端。
为打通环评审批中的这一难点和堵点,即墨生态环境分局积极鼓励同一类型项目联合编制环评文件。在全面了解即墨区中小型水库、水闸(坝)除险加固工程基础条件后,工作人员发现18个项目在施工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等方面要求基本一致,符合环评“打捆审批”政策要求,随即提出打捆申报的建议。
“由串联变并联,这种‘打捆编环评报告、打捆走审批程序’的制度创新可以让审批用时从3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提速60%以上,可为企业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编制费用。”即墨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在对项目的进一步了解过程中,该负责人发现依据《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还适用环评“告知承诺制”,随即便向周崇盼详细介绍了环评“告知承诺制”申报流程及要求,告诉他对于条件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只需建设单位按规定做出相关承诺,生态环境部门收到申请后当天即可出具环评批复文件。
确定好项目审批方案后,该局立即安排专人提前介入实时指导环评报告编制及报批的相关事项,从文本编制、报批要求、审批流程等环节对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服务。这样,原本需要“一个项目一本环评”的18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只需按照要求联合作出书面承诺,并向生态环境部门提交符合要求的材料,当天就能收到批复,真正实现了“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大大降低了环评文件的编制成本,压缩审批时间,为项目落地建设争取时间。 (刘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