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理 多元解纷
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调解路径
新即墨
2023年12月06日
新即墨2023年12月06日01版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近年来,针对全区诉讼案件和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占用基层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现状,区司法局认真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调解工作新格局,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4万余件,助推全区诉讼量和信访量实现双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即墨区连续两届获评“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三名同志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典型经验入选《青岛市地方改革案例》,并上报省委改革办。
创建调解队伍,解决“谁来调”的问题
多元化参与建队伍。坚持区委统筹,成立区调解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组建区“一站式”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全面规范17个镇街调委会、205个村居调委会、1028个网格调解小组,选聘3287名专职调解员,建立起区、镇、村、网格四级联动调解体系;创新“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法律顾问”协同工作模式,为每个村居配备2名法律顾问,累计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意见2139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6480件次,参与调解589件次。鼓励社会参与,整合辖区“双报到”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多方力量,吸纳514名楼长、五老人员、退休老党员、退役军人等化身调解员,根据个人专长、居住小区等统一编组,成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133支邻里调解队,协助开展调解工作。
专业化培育强队伍。紧密结合业务需要和工作薄弱环节,扎实开展骨干示范培训、业务轮训、岗位练兵和个人自学等。依托调解主任例会、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大讲堂、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通过政法部门业务骨干定期授课,累计培训34期3000余人次。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