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安全指南
新即墨
2025年07月02日
新即墨2025年07月02日03版面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以下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几种网络诈骗手段及常见的电诈“工具人”行为汇总,旨在提高广大学生的防范能力,提升遵纪守法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刷单返利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是以色情内容、免费礼物为诱饵拉人建群。等受害者入群后,会让他们完成刷单、关注点赞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者信任。随后他们会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为由引诱受害者加大资金投入,或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异常”等借口拒不返还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
2023年3月,大学生曹某被人拉入一微信群,发现群内有人发红包就抢了几个红包。随后,群里有人发链接诱导其下载APP,声称进入高级群可获取更大收益。加入所谓高级群后,曹某发现群内成员都在发收款到账截图,便在群管理员诱导下开始刷单。曹某连续做完多单任务领取佣金后,全部提现至银行卡中,正当其想继续做任务赚钱时,群管理员称其将做的任务是组合单,必须完成4单才能提现。曹某按照要求陆续加大投入后,群管理员以“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等为借口,诱骗其向指定账户累计转账42万元。因返现迟迟不到账,曹某遂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所有刷单(或披着做任务的“外衣”,实则还是刷单、刷信誉行为)都是诈骗!
二、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短视频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虚假广告,以及提供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广告。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便诱导其通过微信、QQ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为由,要求私下转账。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再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其继续转账汇款,最后将其拉黑。
【典型案例】
学生林某被陌生网友拉入QQ群,诈骗分子称参加拼单购物能获得特大优惠,拼单不成功会退款。随后,林某拼单没有成功,诈骗分子就让林某下载了一款软件进行退款,并以林某的支付宝曾被冻结有风险为由,让林某从其母亲账号转钱到指定账户,并告知林某指定账户收到款后会全额退款。林某信以为真,导致被骗数万元。
【警方提醒】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多方面综合评估,交易时要有第三方做担保。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所谓的论文代写、私家侦探、提供定位等服务信息。
(即墨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