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5年07月02日

围绕政策服务、市场开拓、金融支持、人力人才保障等方面多维发力、精准施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汽车产业新城:厚植一流“营商”沃土

新即墨      2025年07月02日     

新即墨2025年07月02日01版面


  一汽解放青岛基地现代化生产线。
  当前,汽车产业已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而作为青岛市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即墨区的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汇聚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等四大整车项目,以及200余家零部件企业。2024年,即墨整车产量突破4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20%,正向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目标迈进。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今年以来,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服务为抓手,从政策服务、市场开拓、金融支持、人力人才保障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双管齐下送政策

  “有了这笔贷款,企业及时完成了生产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升30%,年新增产值6000万元,同时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形成‘设备更新—效率提升—竞争力增强’的良性循环。”青岛博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访过程中,汽车产业新城管委了解到,辖区企业青岛博泰公司为扩大生产急需设备更新,但贷款一直没有得到批复。为此,管委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协调即墨区工信局、金融办等部门,帮助对接相关银行,最终成功争取到上级政策中长期贷款2000万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服务带来的红利。
  政策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和“助推器”。青岛汽车产业新城深知政策落实的重要性,双管齐下推进政策服务——
  建立高效的政策传达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上级各类政策信息及时、精准地推送到企业。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地方产业扶持政策,都能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确保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动态。
  同时,积极承担政策解读和指导职责,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详细解读政策条款,帮助企业理解政策内涵和申报要点。在引导企业利用政策推动发展上,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等工作。
  在金融服务方面,汽车产业新城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各家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汽车产业特色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出台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
  截至目前,仅农行、邮储、兴业等5家银行,已为辖区43家企业发放贷款超6亿元。这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企业扩大生产、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内外兼修拓市场

  青岛宇远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用高强高韧合金材料与压铸成形技术的研发应用。在汽车产业新城的组织协调下,公司与一汽解放青岛公司充分沟通,成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同时促成青岛德富源公司、青岛赛优迪公司等10多家企业成为二三级供应商,帮助辖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整车厂供应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今,青岛宇远公司新材料开发的成熟产品已超过30款,分别应用于中国商用车市场前六名头部主机厂。
  市场开拓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壮大。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内外兼修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对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上级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举办的展会、采购会、交流会等活动,为企业搭建与外部市场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企业展示产品、拓展客户、提升品牌知名度。
  对内,充分发挥汽车产业新城的集聚效应,加强辖区内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挖掘内部市场潜力。此外,突出汽车产业特色,积极引导机械加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企业就近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不仅如此,汽车产业新城也持续关注辖区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包装印刷等服务型企业的发展,通过宣传推介,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如促成园区一家配餐企业成功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新增客户企业十多家,新增职工400多人,实现了就近供应、互利共赢,有效激活了区域内市场活力。

筑牢汽车产业人才根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面对今年汽车市场低迷导致的辖区汽车行业人员过剩和分流问题,汽车产业新城积极应对,多渠道落实人力、人才服务。
  一方面,主动帮助企业对接周边及区内大企业,探索推行人才、人力共享机制,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成功分流300多人,既解决了企业人员冗余问题,又为人才在本地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企业后期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一线职工素质提升,围绕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开展为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累计为148名一线员工申报成功入学,并争取到省级工会系统资金42.6万元,为每位员工补贴3000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学历与技能素质,也增强了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2025年,即墨汽车产业将瞄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发展方向,力争整车产量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0%。 (王涛 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