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转身向内” 双循环跑出“新天地”
新即墨
2025年06月05日
新即墨2025年06月05日01版面

青岛海天针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在青岛百富川工贸有限公司,多款口腔保洁护理产品订单正在赶制当中。以往,企业的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但受国际市场大环境影响,今年以来,企业外贸订单降幅明显。
“国外订单率与去年四、五月份同期比,下降百分之四五十左右。如今,企业已经着手准备开发国内一些新产品来增加国内市场竞争力。因为国内市场要储备十几款新产品,现有的设备和产线是满足不了当下生产需求,必须尽快产线升级改造。”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娟介绍。
研发新产品,需要产线改造和设备升级,资金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即墨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让“纸上政策”变为企业的“账上红利”。
技术赋能,增强内销产品竞争力。青岛海天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外贸企业。目前,该企业六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而在过去,企业的业务全部为国外订单。四年前,企业开始开辟国内市场,与外贸订单大规模批量化不同,国内市场更多要求产品的多样化、精细化,单一的产品品类根本无法突围。“我们围绕款式、颜色、功能三个要求不断探索,从面料研发到后期一些黑科技导入,每年投入的产品是四十到五十款左右。”公司设计总监尹晓登说。
新技术、新产品,让企业实现逆势突围。今年前四个月,企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0%,内销比例首次超过外销。
公示总经理杜帅说:“我们会通过更多直播间,包括线上店铺、合作达人来全方位推进各种产品系列的迭代和更新。内销市场今年的销售金额大约在两亿元左右,上升百分之五十左右。”
据了解,即墨区共有外贸企业3000多家,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家用电器等行业。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即墨区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打通内销堵点,拓宽内销空间,内外贸一体化取得积极成效。
“以‘稳外贸、拓内需、促转型’为目标,即墨区通过一对一政策精准赋能、开展外贸转内销产品对接会、用活新媒体网络渠道,打破外贸企业与批发零售企业、电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产销有序对接,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市场准入要求,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使国内国际贸易两个市场能够充分互动起来,循环发展。”区商务局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媒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