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即墨卫生

04版:公益

返回 2024年06月13日

即墨区人民医院积极建设老年友善医院,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医疗服务,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2024年4月,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3.37%,较2021年同期提升了11.59%

跨越“数字鸿沟” 让老年人“智”享医疗

新即墨      2024年06月13日     

新即墨2024年06月13日03版面


  预约挂号、自助缴费、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在便利群众就医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就医群体造成困扰,比如手机无法联网、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看不懂标识等。为此,即墨区人民医院自2021年起积极建设老年友善医院,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医疗服务,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2021年10月,该院获青岛市卫生健康委授予的首批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4年,提报的《跨越“数字鸿沟” 让老年人“智”享医疗——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实践》案例,在山东省第二届患者服务优秀案例擂台赛中获优秀奖。

  结合老年人就医难点,打破“数字鸿沟”

  预约“智”,完善预约服务。区人民医院开通“88523301”24小时电话热线,为老年人提供预约挂号及就医咨询。通过电视、广播、便携卡片等途径宣传推广。
  优先“智”,设置专用通道。窗口、分诊台、急诊均设老年人服务接待专用窗口,设“老年人优先”标志,设老年人专用自助机并安排专人引导。
  专属“智”,提供专属服务。推广界面简单、大字体、大图标的“敬老版”模式,诊区叫号屏、自助设备使用大字体、高音量。推广子女使用微信代老人预约挂号。设置宣教屏,内部软件可为有视听障碍的老年人提供翻译。帮助老年人打出租车。
  创新“智”,引进专业服务团队。创新实行“门诊陪诊、入院陪送、住院陪检、出院协助”等免费服务,引进第三方团队为独自就诊老人提供一对一导医服务。
  “智”愿红,提供门诊志愿服务。红马甲志愿者在门诊随处可见,卫生节日期间也提供义诊、专业咨询。门诊志愿者数量日均安排20名,远超医疗机构不少于日均门诊量0.2%的配备比例。院内志愿服务每年达2000余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线上“智”,开通互联网诊疗。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实现老年人不出家门就医、药品邮寄到家。截至2024年4月,互联网线上诊疗已达450余人次,居家就诊药品邮寄服务极大方便了老年人。

  细节入手,注重老年人就诊全过程医疗服务

  诊前有指导。该院24小时电话热线接受老年人预约咨询,设置索引、人工引导、宣教屏等进行流程宣教,开展预约陪诊,导医人员提供诊疗各环节接力式服务。
  诊中多优化。引进第三方团队60余人,提供老年人免费陪检,陪同住院老年人检查。建立入院服务中心,各类住院事项办理更便捷。病区实现床旁出入院结算、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全院打造适老人文环境,门诊设老年服务与等候专区、爱心专座、健康宣传屏;调整门诊标识、印制索引等。改善老年病房,稳固家具,设置大按钮呼叫器。注重老年人现场评估,针对性开展评估与宣教,使用“小红心”筛选现场有可能跌倒、无陪护的老年人,主动提供帮助,必要时一对一服务。
  诊后有照护。诊后随访热线贯穿就诊始终,对诊后、出院后的老年人定时进行随访,提醒老年人复诊时间,协助复诊预约。实行延伸式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及“互联网+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

  学科整合,推进老年医学相关科室建设

  该院打通多个学科,培养老年学科医生,开设老年门诊、老年病房,方便一体多病老年人就医。为终末期患者提供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病房。组织专业医护药随访团队,定期上门为社区签约的高龄、行动不便老人进行体检、药事服务、健康咨询、送药到家等。设置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门诊,参与老年人多学科综合管理,通过功能评定和结果分析,设计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上下贯通、公益助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域共享

  该院通过专科联盟、学科帮扶、医诊还乡等多种形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上下转诊。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基层医共体单位技术帮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服务。开展安宁疗护分级诊疗,建立“医院—镇街、社区—家庭”三级联动体系,减轻生命终末期老人病痛。开展“众心志愿暖夕阳”,关注老年人的疾病全周期管理,区级医疗专家深入基层社区进行宣教、义诊、健康查体等,延伸老年服务。自2021年以来,“众心”志愿团队已开展服务140余场次。
  通过持续打造老年友善医院,该院整体预约诊疗率不断提高。2024年4月,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为53.87%,较2021年同期提升了31.42%;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3.37%,较2021年同期提升了11.59%。
  图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使用自助血压测量仪。 (仇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