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民生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32载慈善公益路 600多万元付出

王荣荣:爱心为灯 商海前行

新即墨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即墨

  王荣荣介绍这些年来获得的荣誉和锦旗。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营个体客运时,给沿线教师及退役军人办理免票证,收养6名孤儿;到后来组织参与助残济困、慰问孤寡老人等爱心公益活动;到现在关爱母婴创建爱母婴儿国际月子会所。30多载岁月更迭,但慈善公益初心不变,截至目前,慷慨资助钱物累计600多万元,即墨女企业家王荣荣爱心为灯,商海前行。

  昔日拥军助教 尊老济困 客运业户美名传

  1992年,28岁的王荣荣瞅准当时国家城乡交通发展迅猛的时机,自筹资金9万元,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开始个体客运经营。由于善经营,能吃苦,短短8年时间,就由最初的一部车发展成为拥有30多部大、中客车,100多名员工的客运业户,年上缴国家规费180多万元。
  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王荣荣不忘感恩回报社会。199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当地一驻军部队疏浚河道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她自费购置1万多元的体恤衫和矿泉水,给子弟兵送上节日的慰问;为方便沿途驻军出行,只要持有效证件乘车均可享受优惠;“八一”建军节现役军人乘车全部免费;为20多位老退役军人办理了免票证。
  1999年初,得知原即墨市石门乡政府计划对乡中心小学改建,但资金筹措困难的消息,王荣荣亲自将5800元现金送到学校。以后每年教师节她都要带上钱物到沿线附近的小学慰问教师,表达一份心意。并为20多位教师办理了乘车免票证,持证免费乘坐自己公司的客车上下班。还先后和9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
  1998年,王荣荣先后出资派车接送组织东关村、杨家村的100多名老人到田横岛一日游,请老人吃海鲜,为老人拍照留念。
  1999年年初,原田横镇某村小女孩丽丽(化名)的母亲突然病故,父亲既要照顾正在读二年级的小丽丽,又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一家人陷入困境。闻知此事后,王荣荣决定收养小丽丽,资助她上学,照看她的生活,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分忧解难。同小丽丽一样幸运的孩子还有5名,也先后被王荣荣收养。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28岁,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小的5岁。孩子们在“王妈妈”这里找到了失去的幸福。“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比任何荣誉都珍贵。”说起孩子们,王荣荣眼角满是温柔。

  而今热衷慈善 关爱母婴 爱心公益续新篇

  2012年,王荣荣机缘巧合加入国际狮子会青岛分会,成为青岛和美狮子会创会会长。其间,她带头捐款给基层乡镇敬老院修缮房屋、完善配套活动设施和生活用品。对家庭困难的孩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逢年过节出资购买牛奶、饼干、大米、花生油等礼品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多年前,王荣荣遇到一起恶性交通肇事,现场躺着三名重伤者,车辆侧翻漏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着火甚至爆炸。来不及多想,她立刻组织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事后说:“再晚半小时,这三个人的命就保不住了。”
  她还常年参与爱心协会活动,捐款捐物、帮扶困难家庭。“都是该做的事。”在她看来,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分享。“能为别人搭把手,心里才踏实。”她的尚善奉献举动博得大多数狮子会成员的认同,成为地区榜样。
  母婴健康事关家庭幸福,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2016年,王荣荣投资1000多万元创建爱母婴儿国际月子会所。同时,投资100多万元将会所周边的街道硬化、亮化,铺设污水管道,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
  培训月嫂育婴师,拓宽就业路。在运营会所的过程中,王荣荣发现,社会对专业育婴师、月嫂的需求日益旺盛,岗位缺口显著。“很多下岗大姐想再就业,不少年轻人也想进入母婴行业,但缺乏系统培训。”基于会所积累的护理经验与完整课程体系,她决定拓展培训业务,面向“小白”或下岗女性开展专业培训。
  “我们不仅教护理技能,还讲母婴心理学、沟通技巧,让她们真正能胜任岗位。”王荣荣说,这既是响应社会需求,也是用自身优势反哺社会,能帮更多人找到谋生路、实现价值,比单纯盈利更有意义。据统计,9年来,母婴月子会所共先后安置带动2000多名月嫂及育婴师上岗就业。
  如今,王荣荣创建的爱母婴儿国际月子会所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安心之选”。“随着需求升级,会所正筹备新增产后修复项目,力求让妈妈们在科学护理下更快恢复活力,温柔以待。”王荣荣说。
(张晓帆 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