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5年07月03日

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安全指南

新即墨      2025年07月03日     

新即墨2025年07月03日03版面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以下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几种网络诈骗手段及常见的电诈“工具人”行为汇总,旨在提高广大学生的防范能力,提升遵纪守法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生活环境。

  网络游戏类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以及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诱导其绕过正规平台进行私下交易,或诱骗受害人参加抽奖活动,再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理由,要求其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
  学生王某拥有某游戏的账号,有诈骗分子添加其 QQ询问是否愿意卖出该游戏账号,诈骗分子的报价超出王某的预期,王某当即表示同意。于是,诈骗分子通过QQ发给王某一陌生网址,要求其在该网站平台进行交易。随后诈骗分子以王某操作失误导致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王某向私人账户转账以解冻资金。王某信以为真,被诈骗2000元。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会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福利等引诱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进行诈骗。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冒充熟人类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熟人的照片、姓名包装社交账号,通过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聊天群等方式,对其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老师、亲友等语气发出指令,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有事不方便出面、接电话为由,谎称已先将某款项转至受害人账户,要求其代为向他人转账。为蒙骗受害人,诈骗分子还会发送伪造的转账成功截图,但实际上其未进行任何转账操作。随后,诈骗分子以时间紧迫等借口不断催促受害人尽快向指定账户转账,从而骗取钱财。
  【典型案例】
  学生小李收到微博私信,对方和小李朋友用了完全一样的头像和风格相仿的昵称,小李以为是朋友的小号没再多问。对方称在亚马逊平台买了个包,但现在手机坏了没法结清尾款,若不及时支付则会取消订单,想让小李帮忙先垫付,同时对方发来支付宝转账截图称已经先给同学转账了,但因为银行问题到账会有延迟。随后小李通过对方提供的网页链接联系到平台的客服,客服称订单付款即将到期,要小李立刻转账。小李付款后给朋友打电话谈论这件事时发现被骗,损失6000元。
  【警方提醒】
  如遇到自称朋友添加好友或被拉入陌生群聊时,一定要多方确认对方身份!凡是接到自称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即墨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