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精准发力 推动项目加速前行
新即墨
2025年04月02日
新即墨2025年04月02日01版面
“之前还一直担心环评批复下不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批复了,算上法定10个工作日的公示时间,满打满算就用了13个工作日。”近日,在区政务服务大厅生态环境分局窗口前,青岛纳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延鑫手拿新建项目环评批复文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自觉把生态环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重点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需求为抓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质服务,力推重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投运。
“清单式推进”实现重点项目高效管理
“今年年初,我们与区发改部门对接,明晰我区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经梳理,2025年全区281个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对45个省市重点项目纳入环评手续办理调度管理平台进行调度管理。”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建立重点项目环评需求的动态全要素帮扶台账,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审批层级、环评进展、帮办专班和存在问题等。针对环评进展,按照已完成、建设中、预建设划分,逐一梳理环评手续进展情况,指导企业尽快依法依规完成项目审批。
同时,该局提供全流程环评保障,优化完善内部工作流程和联审会议制度,做到环评报告即送即审,搭建重点项目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审批流程和办理时限。
“告知承诺制”最快1个工作日取得环评批复
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执法人员再次对青岛勤诺信汽车配件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从递交材料到取得环评批复,就用了一天。”项目负责人张学超直言进度提前与环评批复关系很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批复文件,得益于“区域规划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政策的推行实施。
“我们在充分了解项目内容后,便向企业介绍环评审批的相关政策,拟报批建设的项目适用于‘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议其采用‘告知承诺制’。”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项目环评审批中,将“先评估后审批,先公示后审批”的串联模式改变为“边评估边审批,边公示边审批”的并联模式,项目报批后同步开展文本评估与审查,合并受理公示和拟审查公示,做到项目环评文本“即来即审”,促进项目环评联动增效,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时限由原来3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一包到底”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全线保障”
“这个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编制环评报告表即可,建议优先选择信用良好和符合能力建设指南要求的技术单位来进行编制。”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审批人员通过电话联系青岛同德眼科医院,对其6月份计划开工建设的即墨分院项目提前介入,给出有关环评编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较于以往的工作模式,我们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甚至项目立项最初阶段,第一时间预审项目,安排专人现场指导,提前告知企业注意事项,将大多数困难问题化解在前端。”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以来,该局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同时,实行预审制度,进行项目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选线,预防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硬伤”。指定专人对接,采取提前介入、全程盯办、跟踪问效等举措,环评服务“一包到底”,针对建设单位诉求和难点,坚持服务为先、堵点督办、应急咨询、分类施策,多次开展专家技术培训、现场帮扶等活动,并邀请建设单位及环评编制单位进行环评编制技术帮扶。 (刘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