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公益

返回 2024年06月18日

我区以重点项目建设驱动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出“新”、新兴产业求“新”——

即墨:新质生产力“点燃”向新引擎

新即墨      2024年06月18日     

新即墨2024年06月18日01版面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非晶带材。
  今年以来,即墨区一批重点项目“火热”开工:即墨综合保税区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引进以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保税维修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通航产业新高地;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将引入世界最大、行业水平最高的热模锻压产线,年生产40万件曲轴、前轴以及新能源轻量化部件,服务青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高地;青岛云路万吨级带材生产项目,将建设全球首条全生命周期绿色节能材料产线,构建绿色循环、智能制造的数据化生产模式,实现废旧铁心回收与带材制造一体生产……
  即墨区工业基础雄厚,目前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增量崛起”的关键时期,培育新质生产力,正是其永葆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传统产业出“新”

  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以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在即墨的六大主导产业中,汽车和纺织服装是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目前,即墨已汇聚四大整车项目、400余家零部件企业,正向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目标迈进;集聚了3000多家服装服饰企业,占青岛市纺织服装产业的70%以上。但是,即墨也存在汽车产业链不够完善、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及纺织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等问题。鉴于此,即墨区将传统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在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现场,巨型塔吊“长臂挥舞”,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实施钢结构安装作业。“项目占地约300亩,将建设集研发、制造、精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基地。其中,一期将建设研发、设计、试验中心以及10万平方米车间。”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蔡宏伟说,目前项目一期已封顶,计划6月底竣工,10月底试生产。
  200多台设备轰鸣运转,除了个别关键环节外,纺织设备前几乎看不到纺织工人的身影。在这里,机器人取代人工,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入库,全部由机器人或吊挂完成。这是记者在新启用的即发智能纺纱工厂看到的一幕。
  此前,受生产工艺影响,工人们需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作业,劳动强度大,长期以来面临着招工难、提质难、成本控制难等问题。“引进全自动智能纺纱技术后,与传统纺织业相比用工减少了75%。原来同样规模需要400名工人,新工厂只需100人。”青岛即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孙宗浩介绍。
  作为青岛市首个启用的智能纺纱项目,工厂全流程采用智能化纺纱成套设备,生产中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主要生产高端、差别化、多功能纤维材料纱线,填补了青岛市新型纤维纱线生产空白。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