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升云:技冠群芳的“织男”状元
(2024-05-14) 稿件来源:新即墨
4月30日,青岛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 青岛市共有8名职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即发集团王健、 宫升云荣获此殊荣——
宫升云是即发集团颐和公司的一名纬编工、技师,也是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25年来,他恪守“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凭借出色的技能,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纬编工技能比赛,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织机的轰鸣声,宫升云正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他在织机前忙碌的身影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这道风景也给他朴实的人生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1999年,年仅19岁的宫升云从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即发集团成为一名普通的纬编工。纬编工,通俗讲,就是操纵织机将纱线织成面料的织布工人。站在一排排织机前,听着机器阵阵轰鸣声,看着一缕缕丝线翻飞,他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得更好,做就要做得更出色,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从学徒工开始,宫升云就苦练基本功,上班时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下班后仍仔细推敲琢磨,一步一个脚印练就出过人技艺。
“找坏针”是纬编工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宫升云游刃有余的一项“绝活儿”。两米宽的布面上,2640根针同时工作,长期摩擦极易出现问题,并且一旦问题发生就必须立即解决,否则一分钟就会织出一米多长的残品布。“超人天赋”加上“勤学苦练”,练就宫升云的“火眼金睛”和“顺风耳”,通过查看布面和聆听织机声音,他就可以及时发现瑕疵,在最短时间内把出现问题的机针挑出来更换。
每台织机有100路左右的进纱线,如果纱线断了,机器就会自动停止运行,此时需要纬编工找到断的纱线并接上线头。在纬编工的眼里,“接线头”更是个技术活,线头接得快,布就织得多;线头系得小,布面就看不出瑕疵。宫升云接线头的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接5个尾纱仅用13秒。
宫升云还练出了凭“手感摸针”的绝活,不同规格的机针大同小异,仅仅零点几毫米的细微差距,在他的手里都变得准确无误。处理大圆机“掉布”时,一般纬编工都是用毛刷刷织针的针舌,使针舌重新光滑能勾住纱线。宫升云发明了“宫升云挂布法”,用一条包装带穿进一排针的针舌处,来回拉扯进行清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工作效率和成品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把枯燥的工作坚持下去,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提起宫升云,培养出四届全国纬编工技能大赛冠军的老师傅徐孝硅竖起了大拇指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在日常工作中,宫升云积极做好传帮带,他将自己所积累的技艺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同事,通过反复解说、反复操作演示,为公司培训职工200余名。他们当中很多都已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向公司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公司的小改小革。在车间生产移圈机品种革新中,经过他改造的设备生产效率提高30%,平车周期由原来的40天延长到现在的60天,这一项项创新和成绩,让他获得车间同事的一致好评,也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
宫升云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承诺。他凭借出色的技能,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纬编工技能比赛,在2022“元首杯”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选拔赛中,荣获总成绩第一名,被授予“个人优胜奖”称号;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日发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总成绩第一名,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又获得“最美纺织工”“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等荣誉称号。
上图:宫升云苦练技艺,确保接线头又好又快。
下图:宫升云(右二)将所学本领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们分享。(梁孝鹏 范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