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4年01月12日

“小切口”化解环境整治“大难题”

新即墨      2024年01月12日     

新即墨2024年01月12日02版面

  在“整治”上下功夫,在“长效”上做文章,在“创新”中出实招,2023年,我区积极探索以“小切口”破解“大民生”问题,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获得感为切入点,着力创新路数打法、完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引擎”。
  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南营子村的“共享渔屋”里却一番热闹景象,渔民们正忙着整理渔具,为出海做着准备。村民万国胜说:“以前村里房前屋后都摆满了网具,现在村里有了‘共享渔屋’,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村里没有味了,环境卫生也好了。”
  在渔村,渔具上岸“难题”一直是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难题,南营子村由村党支部牵头,利用村庄内闲置房屋资源租赁设立“共享渔屋”。除了“共享渔屋”,村庄还启用村委后院和闲置场地设立“共享渔场”,合理设置渔具堆放区和渔网晾晒修补区,在休渔集中补网阶段,合理调配道路资源,规范占道补网、晒网行为,实现生产区、生活区有序分离。同时,在划定的物资存放处提供相应照明、保温、灭鼠设施,配备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员,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
  管护结合,才能持续提升治理水平。为了确保沿海村庄人居环境清理成果不反弹,南营子村还制定了“书记抓总、干部抓片、街长抓巷”的监督治理机制,成立巾帼保洁网格体系,对发现的乱堆乱放现象,及时上门劝导并督促清运,搭建起全民参与的监督链条。
  近年来,我区聚焦民生小事、难事,从人居环境整治这个“小切口”入手,坚持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在沿海村庄统一规划渔具存放场所,涉农村庄统一划定柴草堆放场所等,推进公共资源共享;深化网格管理、“五长”护村、门前三包、积分奖励等机制,构建起“书记带头、党员示范、村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微整治·精提升,打造“一幅彩墙”“一片草花”“一品产业”“一个故事”等6大场景,以“一处美”带动“一片美”。2023年以来,全区清理农村垃圾11.7万吨,治理乱堆乱放6.4万处。
(周靖 解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