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新即墨
2023年11月28日
新即墨2023年11月28日02版面
(上接一版)出台《名师评选培养管理办法》《名校长“领航工程”实施办法》,成立38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校长论坛、中层以上教育干部论坛、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三年,全区有39人获得齐鲁名校长、省特级教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25人荣获齐鲁最美教师、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15人获省级以上课题立项,2人获全国教学成果奖。
以生为本深化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我区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办学模式,让每名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
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实行“一人一档”、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多元成才。深化联盟办园和集团化办学,将农村学校全部纳入19个教育集团,薄弱校和新建校全部由优质教育集团托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加强协作体教研,8所局属小学各与1所薄弱镇街中心校、4所局属初中分别与2所薄弱镇街初中结成“协作体教研联盟”,发挥局属学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行校长听评课制度,选派教研员蹲点驻校,推动课堂提质增效。
全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尤其是高考成绩突出,多项指标稳居省市前列,连续创造青岛高考的“即墨现象”,近三年有15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700余人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在世界头脑奥赛中国区决赛上斩获2金1银,并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赛。6所美育特色学校登上央视舞台,25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履行教育服务职能 惠民实举增进民生福祉
我区把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作为工作动力,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积极谋实策、亮实招、办实事。
统筹学位分配,保障义务教育学段全部实施小班额教学。回租回购40处民办园办成公办园,增加公办学位1.4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60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8%。抓好食堂运营管理和午托工作,保障6万余名学生中午吃饱饭、吃好饭、休息好。安全运行258辆校车,解决1.8万名农村学生上放学交通问题。优化“5+2”课后服务,受益学生10万余人。开放66处学校操场,方便市民健身锻炼。健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近三年发放各类助学金近600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7万余人次。深入开展“社区一线党旗红”“党群同心·共建家园”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服务群众中展现教育担当。一系列利好举措增进了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度连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王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