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3年09月06日

海之林:

深耕海藻酸盐 跻身国家级“小巨人”

新即墨      2023年09月06日     

新即墨2023年09月06日02版面


  海藻酸盐车间。
  “我们日常食用的奶茶爆爆珠、家里老人用的降压药、甚至工业领域用到的焊条……里面都含有海藻酸盐。这是一种提取自褐藻的天然聚阴离子多糖,其水溶液具有较高的黏度,可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遇钙离子快速形成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已成为当下的热点材料之一。”日前,在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物科技馆展厅里,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海藻酸盐的神奇应用。
  2011年,落户于即墨北部工业园的海之林,从一棵不起眼的小小海藻里找到了发展天地。这家年轻企业大胆突破传统思维,以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使命,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海藻酸盐、速溶琼脂及亲水胶体的研发生产。经过十几年发展,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海之林,已经顺利挺进产业链上游并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研发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底,海之林营业收入达3亿元,近三年公司复合增长率32%。

  转型升级,进军高附加值细分赛道

  为了在市场站稳脚跟,海之林在创业之初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最初,海之林以售卖中低端海藻酸盐原料为主,在竞争激烈的低端红海市场中求生存。“当时我们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位于产业链末端,利润微薄。”总经理陈宏回顾说,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领导层意识到只有依托高新技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向中高附加值细分赛道进军,才能为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自此,海之林聚焦海藻酸盐、速溶琼脂及亲水胶体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并以追赶国际知名企业为目标,走技术创新发展之路,致力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应用领域产品技术的提升改进。至此,企业具有更高竞争力和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涌现:国内首创的食品爆珠,在众多网红饮料中解决了原有粉圆爆珠的缺陷;同为首创的香烟爆珠壁材,目前在香烟爆珠应用系统占比超50%;国际医药原料目前已获得欧洲多家药企认证,后续将继续推进GMP认证进程,持续布局国际医药市场……
  自2020年起,海之林进入快速发展期,不断拓宽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药原料药和新材料行业应用,并深耕细分领域应用市场。如今,海之林正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成长,推动着青岛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公司已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应用10项,在国际上凭借技术产品附加值高、提供专业的亲水胶体解决方案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评价。”销售经理唐俊峰介绍。其中,牙模专用海藻酸盐、高端特种焊材专用海藻酸盐的国内外市场占比居国内同类企业首位。

  坚守研发,4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海藻酸盐是一种优异的海洋生物材料,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但是从海藻酸盐中提取超纯度的海藻酸盐非常困难,我国曾一度落后国外十多年。”海之林的技术人员刘兴勇指着一堆如同雪花般的白色粉末说。海之林认为产品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上,缺少研发支撑的企业没有出路可言。其中,高端焊条专用海藻酸盐产品是国内首家研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极低的元素控制指标及适中的粒度分布,主要用于造船业、高端机械制造业,如轮船、汽车、飞机和军工等制造。”海之林目前已占国际高端焊材应用50%的市场份额。
  经过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研发团队交出了满意答卷。目前,海之林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技成果鉴定16项,其中4项被认定为国际领先、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连续多年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奖项;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海之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支撑,成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要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养的员工队伍。”在陈宏看来,好的企业应该和员工彼此成就。海之林奉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致力于员工的潜能挖掘与培养,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并搭建施展平台。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0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5人,占总人数的60%;公司具有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9%。
  据介绍,海之林拥有一支由硕士、本科及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32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独立研发部门,被认定为“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专家工作站”“青岛市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建立良好交流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引进海洋科学专家2人,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企业定期召开科研交流会,就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行业先进技术和行业技术瓶颈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
(黄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