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1年03月31日

青岛科技创新园

掀起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热潮

新即墨      2021年03月31日     
  走进青岛科技创新园内青岛海联金汇电机有限公司,一台台ERP终端看板正在自动下达、汇总流水线每天的生产订单任务……
  “原来,我们每天都需要召集所有产线的小组长,以会议形式下达每日生产任务。人工组织操作用时较长,不利于部门之间快速反应,当天产线生产情况只能第二天进行汇总和上报。”青岛海联金汇电机有限公司综合部董雪梅部长说,自从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用手机登录系统发布每日生产任务,各小组产线根据终端面板即可进行日常生产任务的作业,而且产线作业数据由原来的2天缩减到实时反馈至ERP管理系统,实现销售、客户、项目、生产、库存、采购、人资、财务、办公等所有环节全程无缝管理。
  工业互联网的精准赋能,让企业从产业链管理、用工、周期、质量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质增效”,找到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赋能后,传统企业青岛瑞华集团有限公司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剪裁人员利用率提高80%、制版人数减少50%、不良品率由原来的2%降低到0.06%、产品生产周期由原来20天减少到10天、设备利用率提高20%、管理效率提高30%以上。
  在瑞华集团“数字化”车间,很多技术人员奔走在自动化、智能化一线……通过对缝纫车间数字化改造,实现缝纫车间MES管理系统、先前构建的ERP信息系统及现在流行的芯片技术数据无缝结合,让数据自动形成分析,并实时反馈到MES管理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管理系统”改造赋能,瑞华产能大幅度提升,企业产品畅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海联金汇电机、瑞华集团、耀杰时装等8家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革,在青岛科技创新园内掀起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热潮。青岛科技创新园负责人表示,加快打通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新旧动能转换基准点,让工业互联网在企业中得到最大化释放,是当前传统行业突破工业“瓶颈期”赋能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