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安全指南
新即墨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来源:新即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以下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几种网络诈骗手段及常见的电诈“工具人”行为汇总,旨在提高广大学生的防范能力,提升遵纪守法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生活环境。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购物信息后,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快递丢失需要理赔或因商品违规被下架需重新激活店铺等,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共享屏幕或下载APP等方式逃避正规平台监管,从而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典型案例】
学生杜某接到自称某网店客服的电话,称杜某前几日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现需向杜某进行退款理赔。杜某信以为真,在诈骗分子诱导下下载了一款APP,通过该APP打开手机屏幕共享功能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随后,杜某收到银行卡被转款2万元的短信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接到自称是电商、物流客服电话时,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
网络交友类诈骗
【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在交友网站上打造优秀人设,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用照片和预先设计好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长期经营与其建立的恋爱关系,随后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其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提出转账要求,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
某大学生小傅,1月中旬在网上结交了一名游戏主播,陪聊陪玩之后,双方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之后主播提出的任何要求小傅都尽量满足,从1月中旬起至2月底,小傅总共向主播刷礼物转账了30多万元。可令小傅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那娇俏可人的“女神”,身份、照片居然都是假的。
【警方提醒】
网络交友需谨慎,虚拟世界难辨真。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
(即墨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