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清官廉吏】(五)
王邦直:清廉之声 律动古今
新即墨
2024年10月31日
新即墨2024年10月31日04版面

王邦直画像。

清康熙《盐山县志》影印版。
在即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王邦直的清廉之声,如同他的巨著——《律吕正声》,律动着古今,回响在每一个角落,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鱼,号东溟,出生于即墨古城东关,汉朝谏大夫王吉后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王邦直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学识,被任命为盐山(今属河北省沧州市)县丞,代理盐山知县一职。他上任之初,便立下誓言,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为百姓谋福祉。王邦直任盐山县丞时,正是盐山县经济凋敝、百姓生活贫苦的时期。据盐山县旧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旱,饥荒;嘉靖三十四年(1555)秋,大水;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二年(1561—1563),连年大旱,“人相食”。这个在明初被“燕王扫北”多次战争屠戮之地,破败不堪,民生艰难。
王邦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盐山县任职的。上任后,王邦直带领下属到乡间访查饥荒,体察民情。看到百姓因暴雨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生活没有着落,立即上报朝廷申请赈灾,安置流民,缉拿盗匪,盐山百姓方得安生。为解燃眉之急,王邦直拟变卖家中祖产,遂寄信回家,向妻儿和家族长辈说明情况,得到了家族长辈和妻儿的支持。王邦直变卖了家中值钱的祖产,用于公务急需。
盐山县衙办公环境陈旧,到了“门窗破败难避风,屋顶看天不避雨”的程度。王邦直把变卖祖产的部分钱财用来补作县署办公之需,给衙役们补发俸禄,找来工匠修葺衙门。清康熙版《盐山县志》记载:“旧有县丞一员,主簿,鱼,山东即墨县人。清洁自持,一介不取。清当道苏养马之累,申荒芜除包纳之粮。”杨还吉的《东溟先生传》记载:“邦直廉介不取一钱,辄割鬻先世供邸中资。”
正是因为他的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让当地老百姓在短短几年间熟知了这位青天大老爷,而当地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王县丞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当地的一位富商为了得到王邦直的庇护,私下里送给他一箱金银珠宝。王邦直面对这些诱人的财富,心中无丝毫动摇。他将珠宝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富商,并严正告诫他:“为官之道,在于公正无私,为民请命,非为私利。”富商被王邦直的正直所感动,从此洗心革面,成为一个守法的商人。王邦直的这一行为,很快在民间传为佳话,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京城。在他的治理下,盐山县的风气为之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官场清正廉洁。
明隆庆元年(1567)6月,盐山县丞职位被裁,王邦直“以汰员赴京师改选”。12月,为广开言路、选拔贤能,皇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的见解。王邦直就是在他以汰员赴京师改选之时,关系到一个官员政治前途的关键时刻上书言事的。12月22日,王邦直应诏向皇帝上疏,针对时弊,列举十款:“一曰减赋役以招流移;二曰实仓廪以备凶荒;三曰戒有司以去奢僭;四曰清驿递以革冒滥;五曰禁势豪以除暴横;六曰正仕途以塞奔竞;七曰重功绩以明考课;八曰慎作养以剔繁冗;九曰严简练以修武备;十曰振纪纲以励风俗”。这就是当时轰动朝野、震惊上下、百姓争相传诵的《陈愚衷以恤民穷以隆圣治事疏》,世称《恤民十事疏》。这十条举措是王邦直针对当时天灾多发百姓流离失所、土地高度集中普通百姓没有田产、外患频繁边境告急、吏治腐败奢靡盛行等时政弊端提出的,既对症下药,又切实可行,实属救世良方,因而受到了隆庆皇帝赞许,并将奏章交予专管官吏,降诏说,这份奏疏所说的情况“多切时弊,令该部勘议以闻,勿以官卑废言。”即要求有关部门不要因王邦直官职低微就忽视他的建议,应该对他的措施加以斟酌施行。但由于当时朝政混乱少序,个别奸佞小人嫉忌他的正直和才气,便编织了“越职言事”的罪名将其罢黜。
回乡后的王邦直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激发了他另辟蹊径复古礼乐著述治世的志向,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和学术研究中。明隆庆二年(1568),王邦直回到即墨,在自己的院中筑了一个小阁,命名为“镜镕山房”。王邦直就在镜镕山房钻研律学近20年,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完成巨著——《律吕正声》。
《律吕正声》是一部涵盖律学、乐学、舞学、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学术著作,共13册60卷30余万字。该书“有图、有解、有制、有义、有体用、有统会、有经纬”,援引浩繁,考证翔实,说理精辟,多有创见。他对历代残存的有关律吕之制记载的大量古代典籍进行了稽考,在此基础上借鉴上古三代之说,再经过仔细推算,建立了新的律学体系。书中还收录了“师旷论乐”“武王出师”等音乐故事,记录有珍贵的古代琴谱和民谣等,对研究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明国子监祭酒周如砥评价此书说:“班固《律历志》载即墨徐万且氏治太初历第一,而子鱼追配之于千载之后”,并推荐将该书藏于国史馆。
王邦直的一生,虽然在官场上没有留下显赫的地位,但他的清廉和学术成就,却让他的名字流传千古。他的故事成为即墨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的美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清廉、正直的人生。
(即墨党史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