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师、蓝谷实验中学教师高丽扎根基层教育,将爱编织成网。27年如一日,她勤耕不辍,初心如故——
心守一抹暖阳 静待一树花开
新即墨
2024年09月10日
新即墨2024年09月10日03版面

从教以来,高丽秉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淡泊名利,扎根一线,奉献满腔赤诚;她以智启慧,倾心爱护学生,陪伴他们成长;她忠于职守,勇于开拓,不断提升自己,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名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躬耕乡村,初心如磐
1997年,高丽毕业后回到故乡鳌山卫任教。因为师资匮乏,电教专业出身的她被安排任教化学,这一教就是27年。她刻苦钻研教育教学,很快崭露头角,教学成绩优异,逐渐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先后取得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多次出示青岛市和即墨区公开课、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参与开发的课例研究《溶液的酸碱性》被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例学习资源采用。在她的带领下,化学组作为中考优胜备课组多次受到表彰。
高丽出色的成绩引起了高中学校和城区学校的高度关注,多所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可是都被婉拒。她初心如磐,毅然选择留守故土。因为从选择回乡执教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心根扎在这片生她养她的热土上,让家乡的孩子们尽可能享有和城区一样的教育资源。
细雨润物,静心育人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中,高丽将耐心与爱心编织成网,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位学生。她时刻关注着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用爱的智慧教会学生如何自爱、如何自省。有一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成绩下滑严重,班主任和家长用了各种办法劝诫,成效甚微,但高丽始终坚信这个孩子并非无药可救。她坚持每节课重点关注,作业当面检查并及时鼓励。该同学表面应允,私下依然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中考前两个月,这位同学严重违反课堂纪律。课后,高丽一改往日的温柔和耐心,言辞犀利地批评他的任性妄为。老师怒其不争的失望终于点醒了他,“别人都觉得我无药可救,只有高老师始终没有放弃我。”回家后,该生主动锁起手机,专心学习,想用优秀的成绩回报高老师。高丽回忆说:“中考出成绩那天,孩子无比兴奋地向我报喜,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感谢我始终不放弃和鞭策敲打。”像这种双向奔赴的幸福时刻不胜枚举,她坚信:教育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包办、代替,而是理解、唤醒、鼓励和点燃。对于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认可他、接纳他、成就他,让花成花,让树成树,陪伴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潜心研学,勤耕不辍
高丽深知,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要求老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具备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度。在青岛名师培养工程期间,高丽带领同组老师根据学情开展《初中化学建构生态课堂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态课堂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课堂效果,这对于教师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标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研组长,高丽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学习,打磨出“生态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和课堂评价新标准,最终通过课题答辩并发表论文《初中化学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中学法研究》。
高丽常说,好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初三化学的内容多、时间紧,有的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减少这种情况,高丽精心备课,从教材分析到学情研究,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课堂上采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家庭趣味小实验等活泼有趣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设计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小组竞争的气氛,多元而有趣的课堂和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学生们期待着每一节化学课的到来。
高丽深知“无德无以为师,身教重于言教”,在工作生活中始终恪守自己的教育初心,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毅然坚守初心,为家乡的教育倾尽心血,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图为高丽为学生们进行课后答疑。
(矫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