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4年08月06日

区人民检察院:

打造轻罪治理“一站式”诉讼模式

新即墨      2024年08月06日     

新即墨2024年08月06日02版面

  近年来,区检察院主动顺应新时期刑事犯罪趋势变化,聚焦刑检内外部简案办理中的突出问题,以全省检察机关刑事简案快结“一站式”诉讼模式试点为契机,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为平台,探索构建“审查案件质量+引导侦查取证+促进矛盾化解+引导认罪认罚”轻罪治理体系,首创轻罪治理“一站式”诉讼模式,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关做法获评2023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年度创新奖,最高检《检察改革动态》刊发,《检察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广。

  突出“快”的要求,在检察系统内部推进改革优化

  在“一分重罪、九分轻罪”的新态势下,区检察院从内部着眼,推动简案办理提速增效。一是改革轮案机制。出台《繁简分流四级办案模式操作指引》,建立按类分案、组内轮案、专业对口的精准化案件分配机制,区检察院案件审结率稳定在90%左右。二是改革简案文书。提请省市院特别批准,制定《刑事速裁案件差异化文书标准》,推动文书删减合并,最大限度实现内部减负提速。三是改革评价办法。探索建立“人案合一”数字评价模式,更好地“因案选人”“因人定案”。

  把握“顺”的标准,在政法部门之间强化协同配合

  区检察院以深化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为契机,全面推行“一站式”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打通政法协作“最后一公里”。一是构建“大控方”格局。配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明确协作配合、监督制约、联席会商、同堂培训等具体职责,加强会商研究。2023年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率不足20%,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率接近90%,存疑不起诉仅为6人。二是统一简案证据标准。牵头会签《刑事速裁案件证据标准》,制定涉及12个罪名的轻罪案件证据标准,做到“简办不陋办,提速不降质”。三是打造简案快办平台。争取区委和区委政法委支持,建设运行3500平方米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政法部门集体“进站”。“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以来,2023年办案区羁押犯罪嫌疑人1979人次,提审2156人次,开庭400余场次,全年未出现撤回起诉、无罪判决案件等情况,实现轻案快侦、轻案快诉、轻案快判。

  坚持“和”的方向,在社会治理层面依法能动履职

  区检察院能动履职,做到“三个贯穿始终”,推动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轻罪治理体系。一是把调解和解贯穿始终。联合会签《轻微刑事案件调解工作实施办法》,配套保证金提存、人民调解、行刑衔接等制度,推动从侦查环节启动调解工作。2023年刑事和解不起诉人数较前一年上升32%,信访量同比下降56.63%,退位降量成效明显,实现信访零进京、零到省。二是把轻案监督贯穿始终。秉持“小案不小看”“轻案不轻放”理念,开展好“轻案三研”,即重视研究轻案简案背后的刑事监督线索、数字监督建模、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如针对5起数额不大的骗取国家高新企业补贴案,搭建数字监督模型,监督立案8件,追回补贴400余万。持续探索行刑衔接机制,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和被不起诉人不同情形,向主管机关发送检察意见书,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做好不起诉“后半篇”监督文章。三是把律师参与贯穿始终。完善值班律师直接阅卷、无障碍沟通、值班律师费用纳入财政统筹等制度,促进律师深度参与认罪认罚、矛盾调解、释法说理、不起诉后法治教育等工作。2023年律师参与具结见证1000余人次,见证参与率100%,充分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区委依法治区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