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2年06月07日

习近平的故事连载

新即墨      2022年06月07日     
  采访组:请您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习近平同志是如何坚持学习与注重实践的。
  陈明义:习近平同志一向重视学习,他从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从政以后更是在工作之余勤学不辍。他在努力研读古今中外经典的同时,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他既重视向书本学习,也重视向实践学习,可以说他的学习是全方位的。
  1988年,习近平同志到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除了少量必备的日常用品,就是带了几大箱书。在宁德地委的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第一句话就是表达自己要向大家学习。他说,闽东是老区、革命根据地,我来这里工作,对我本身也是一个鼓舞,要好好向大家学习。据宁德的同志回忆,习近平同志外出开会和调研都带着书,休息时一有空就拿出来潜心研读,见到有新书、好书便立刻买下来读。
  1989年夏天,习近平同志组织宁德地委、行署班子成员和各县县委书记举办了一期读书班。他要求大家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希望领导干部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求实、求真、求深的精神,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带头学好用好马列主义,真正掌握理论武器。他还叮嘱大家,我们的工作比较繁忙,真正脱产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应当有一种钉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他说,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如果能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做好领导工作。这可以说是他的经验之谈、由衷之言。
  1990年春夏之交,习近平同志即将离开宁德赴福州任职,他在临行前还特别叮嘱宁德的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列主义。他说,马列主义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列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在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增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是不可能的。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自己带头读书学习,还不断督促领导干部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不断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不断“加油”“充电”。他也很重视实践,特别是把理论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就是他立足宁德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来的。后来,他还把思考的内容和工作实践写成一本书,叫《摆脱贫困》。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看到书稿后,还作了序。他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通过学习和思考,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对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注重基层调研,关心群众生活,这也是他工作的一大特点。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
  陈明义:习近平同志经常到一线、到农村调研,为地区治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殚精竭虑。他调研有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他到老百姓家里,首先关心的一定是他们的生活、吃住情况。有时掀开锅盖,看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有时摸摸被褥,看看是否柔软舒适。他就是从这些细微之处体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养几只鸡,养几头猪,孩子入学怎么样,收入如何。无论在哪个领导岗位上,他都非常关心群众生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手中,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
  比如,他到宁德沿海调研,发现很多渔民在陆地上没有房子,平时就生活在船上,条件非常艰苦。福建是台风多发地区,遇到台风的时候,这些渔民要赶快把渔网拉上岸,把渔船驶到避风港里面,绑在一起抵御台风,渔民还要赶快撤离到岸上。这样的生活不仅艰苦,而且很危险。习近平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协调各部门,帮助渔民搬家上岸,规划土地给他们盖房子,并协调政府给他们提供建房补助。这项工作,过程繁琐,牵涉问题很多,但习近平同志还是自始至终关注、督促、协调,把这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后来,渔民们终于在陆地上安了家,这样他们就可以世世代代生活在陆地上,渔船只作为打鱼的工具使用,他们还可以在岸上从事其他工作,而且子女上学、工作也有了着落。后来,习近平同志到福州市主持工作期间,也为相似处境的“疍民”解决了上岸定居问题。
  习近平同志对基层调研的重视,源自他对基层的深厚感情和牵挂。他在宁德工作两年,跑了100多个乡镇,有的地方还跑了多次。比如,他曾两次去下党乡调研,还帮助那里建造了一座电站。他调任福州时,整个宁德地区只剩下一个乡没有来得及去。临行之前,他放心不下,专门交代继任地委书记陈增光同志代表他去这个乡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