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把实事做好做实
我区坚持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
新即墨
2021年09月23日

“有了这本红色存折,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近日,在潮海街道管委小区,工作人员为刚刚完成志愿服务活动的党员刘明明的“红色存折”上增加了新的积分。至此,刘明明“红色存折”上的积分已达100多分,位列社区所有在职党首位。
一本“红色存折”,既是党员身份的象征,更是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和社区志愿服务的鞭策与鼓励。不过,存折里存的不是钱,而是积分,潮海街道腾马社区党委率先推出“红色存折”,辖区共112名在职党员领取。
社区党委制定《“红色存折”管理办法》,明确评分事项及积分标准,在职党员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将获得贡献分存进“红色存折”,累计到一定标准后,就可以到社区兑换相应的物品。
社区党委对积分进行登记,并定期在社区居民工作群和党务公开栏中“晒一晒积分”“比一比‘存款’”“亮一亮工作”,激发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情。“我们始终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重点,群众的诉求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潮海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黄显胜介绍,他们还在部分社区设立了“会走的红马扎”协商议事会,把协商议事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让居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畅所欲言。
8月20日傍晚,和顺社区党委在颐和家园广场组织小区居民代表,针对近期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路面维修问题进行协商。工作人员向居民详细阐述了对颐和家园路面维修做出的初步预算方案,征求在场居民意见建议。针对居民提出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整理成清单台账跟进解决。
“红色存折”“会走的红马扎”是我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举措之一,也是推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更深入人心的生动实践。
在环秀街道,有这样一面墙,墙上贴满了办事群众的微心愿,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们通过“认领”心愿的形式,让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中得以梦圆。
今年以来,依托这面心愿墙,已经为居民解决了各类问题50多件次。这面小小的心愿墙,也成为了社区版的“解忧杂货铺”。截至目前,“心愿墙”上95%以上的问题得到解决,构建起社情民意早知道,小事不出门,大事早解决的和谐社区。
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劳动监察案件受理等窗口一目了然,让办事群众明晰去哪办,找谁办,怎么办。今年以来,分布在全区的15个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切实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好平台。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