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即墨卫生

04版:公益

下一版 2024年01月19日

曾赞荣到即墨区和青岛蓝谷调研 强调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大   1月17日,市委书记曾赞荣到即墨区和青岛蓝谷调研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即墨区正在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曾赞荣首先来到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产业互联网平台情况,希望企业发挥智能制造优势,探索更多领域数字化改造模式,服务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在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赞荣参观人工智能创新赋能展示中心,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提供更多“AI+制造”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是即墨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曾赞荣先后来到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参观企业生产线,勉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同时,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积极推出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青岛蓝谷是以海洋为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产业集聚区域。曾赞荣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详细了解学校发展情况,看望慰问所联系服务的李术才院士,叮嘱地方有关负责同志,要对接好学校院系特色专长,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崂山实验室,曾赞荣认真听取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介绍,强调要加强地方服务保障,支持实验室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建设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曾赞荣仔细询问海洋地质科研情况,鼓励科研人员坚持海洋科研主攻方向,不断强化核心技术支撑能力,更好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调研中,曾赞荣强调,即墨区产业基础良好、陆海统筹优势明显,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壮大海洋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海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青岛蓝谷要充分发挥海洋特色园区优势,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上下功夫,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常红军参加调研。
(薛华飞)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活动在即墨古城启动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活动在即墨古城启动


(2024-01-19) 稿件来源:新即墨

  昨日上午,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活动在即墨古城启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出来,把最有年味的乡村市集活跃起来,吸引众多游客涌进即墨古城,赏青岛民俗,逛黄河大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传承弘扬乡村特色民俗文化。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为民,副市长赵燕,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姜剑超,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宝善等领导出席活动。
  在舞蹈《鼓舞迎丰年》中,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启动仪式上,王鲁明、刘为民、赵燕、姜剑超、韩世军共同击鼓启动乡村文化旅游节,并同游客一起游览黄河大集、进行文化互动体验,感受热腾腾的烟火气和浓浓年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区长肖莉参加活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青岛十区市文旅工作相关负责人向广大市民推介各区市好景好品,邀请大家来青岛赏民俗、过大年。“1400年的历史积淀,在此凝聚为城,汉代起便载入史册的海水温泉,在此奔涌流淌,‘胶东之花’柳腔,在此传承绽放,被誉为‘黄酒北宗’的即墨老酒能入喉暖心。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诚邀八方宾朋品老酒,泡温泉,逛古城,听柳腔,这里有山有海有佳肴,有诗有酒有美食,这里是即墨!”区文旅局局长冯媛媛推介即墨好景好品。
  据了解,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于1月18日至3月11日举办。期间,青岛市以“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回村过大年”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岛城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策划推出了34项市级活动和820项区市活动,通过办好商贸购物年货集,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文化旅游市场,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等。
(顾相林 迟文功 宋学凯)

来青岛过大年 在一起就是年   昨日,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活动在即墨古城热闹启动,吸引众多游客赏青岛民俗、逛黄河大集。图为青岛各区市好景好品推介现场。 (徐志新 摄)
我区再添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我区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新能源汽车车身关键零部件轻量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申报的“运动康复器材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认定。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是围绕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创新平台。此次获批的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均聚焦“十四五”时期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多年技术积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全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创新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具备领先水平和示范作用。 (姜颖)
移风店镇打造种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近日,在移风店镇青岛德龙种子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内,育苗架上一排排番茄苗青翠欲滴,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周边市场。
  作为一家以蔬菜种子研发和销售为主的专业性种子公司,2019年,青岛德龙种子有限公司在移风店镇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高规格种子研发中心,目前已建成玻璃温室1栋、日光温室18栋、试验拱棚20栋,并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国内番茄育种单项冠军企业。
  “育种工作需要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我们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了我们的育种速度。现在,我们研究出一系列新品种,已经都进入市场了,眼前这种小番茄叫德龙爱情果,口感、产量都很好,得到广大种植户的广泛好评。”青岛德龙研发中心经理孙军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青岛德龙种子有限公司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现代化、工厂化生物育种,每年可完成几千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和选育,为全国不同区域、茬口和不同的设施条件选育出众多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为公司带来良好的收益,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由于进口种子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所以让更多种子插上“中国芯”至关重要。
  青岛润之禾公司是一家移风店镇本土培育成长起来的企业,主要从事种子研发及育苗。现如今,在当地政府帮助下,青岛润之禾公司每年可生产种子3到4吨,销往全国各地和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比如说大力牵线,让我们跟研究院所经常沟通、学习,建立业务联系,包括公司扩建需要引进项目,政府都会给与大力支持。”青岛润之禾公司总经理贾太说。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战略环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种业产业,移风店镇围绕“强基础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把脉企业项目发展需求,打造稳定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组织政企、校企等举办座谈沙龙10余次,为企业解读系列惠企政策,帮助青岛世农、润之禾等种业企业开展用工招聘,满足企业发展用工需求。组织镇经济发展、团委等部门的年轻干部组成‘助企联络员’队伍,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主动为企业提供协调联系对口部门、代办帮办相关手续等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助力种业产业做大做强。”移风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移风店镇围绕做强种子、种苗培育高端业态,整合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产业平台和大沽河沿岸自然资源等要素,聚焦蔬菜、花卉种子产业全链条精准招引,全域具备500余种蔬菜、花卉种子的产能,可实现种子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优质种苗。同时,该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初步形成集种子研发、培育、种植、推广、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抓好种子这一关键高端前沿,瞄准国际国内种业强企精准招引,累计引进荷兰瑞克斯旺、韩国农友、青岛硕丰源、青岛德龙等种业产业链企业23家,在农业农村部登记新品种170个,各类种子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北京、辽宁等29个省市,年销售额近6亿元。”该负责人说。
  移风店镇是全区乡村振兴主阵地和种业发展主战场,下步,移风店镇将进一步围绕种子种苗强链补链,顶格保障德龙种子、汉研种业等产业项目建设,以全方位的营商环境护航种业产业发展,聚力推进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中国种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范继业 于晓佳)
腊月制蜡忙   临近春节,有50年做蜡历史的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从每年12月开始制蜡,一直到农历小年前后,每年冬天可制作大红春节对蜡80多吨。
(马志忠)
《即墨海参》获全国市场监管三微大“晒”优秀编剧奖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主办的第五届“求实·求质·求效”全国市场监管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展示活动(简称三微大“晒”)优秀作品名单揭晓,区市场监管局参选的《地理标志产品即墨海参》作品获优秀编剧奖,是青岛各区市唯一获奖作品。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以服务型执法为抓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进一步营造激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价值的营商环境,以保护促进发展,努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指导拥有地标资源的行业协会和企业研究探索地理标志品牌运营,强化品牌研究,深挖产品价值,先后培育认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乔杰先 张海南)
万明赛伯药业入选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名单   近日,青岛市科技局公布了2023年度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名单,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以人源重组蛋白的核心技术通过区、市逐级审核入选,并获得此次备案。截至目前,蓝谷共有6家单位获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5家单位获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
  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是指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等活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机构。
  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先进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专注于研发各种人源性功能蛋白、蛋白药物、人用重组疫苗。作为拥有NGF大中华区唯一排他性的商业开发权和知识产权的企业,公司产品新型人源性重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滴眼液可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包括青光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干眼症以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在视神经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
(范继业 于晓佳)
即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区聚焦重点领域、新兴业态,集中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精准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全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6.7%、28.6%。
  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的科技支撑、强化全员安全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专家诊断等方法,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万余家次。
(韩宝江 张燕)
即墨区人民医院与上海壹博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山东地区唯一的脑瘫综合治疗中心—— 全国14个省市60余例脑瘫患儿即墨手术康复   孙成彦教授(右)与赵峰(左)医生讨论病例。
  2023年12月31日上午,即墨区人民医院门诊五楼15号诊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脑瘫、偏瘫患者及家属得知上海壹博医院院长孙成彦教授当日在这里出诊,便早早来此等候。

希望
  孙成彦是脑瘫治疗专家,有着2万余例手术经验,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浦强和医生赵峰作为孙教授的助手,也有着多年的治疗经验,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满满当当的。登记、检查、看报告、交流总结……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他们了然于心,并根据其病症提出中肯的建议。
  来自河北5岁的脑瘫患儿凯凯是早产儿,由于胎龄不到30周,大脑发育不成熟,出现脑瘫症状。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手里的各种检查报告单就有厚厚的一沓。经过详细检查,孙成彦建议其手术,并很确定地告诉凯凯的父母:凯凯上肢左侧肌张力稍高,灵活性还可以,下肢的力量距离做腰手术的标准还差一点,建议其先做一个下肢矫形手术,术后再康复3个月就可以做腰部神经根切断手术。做下肢矫形手术还可以防止膝过伸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后康复程度可以达到85%以上。
  凯凯的父母对于手术心存疑虑,反复咨询,孙成彦详细解答。眼见到了年关,尽管凯凯的父母没有下定即时手术的决心,但与来时相比,夫妻俩的眼神明亮了许多,孙教授的话语给了他们希望和信心。
  43岁的周女士是来复诊的。一年多前,她突发高血压脑出血,经手术保住了生命,但却留下了偏瘫后遗症,一直在艰难的康复治疗中,但收效甚微,非常痛苦。去年,她从一个病友口中得知即墨区人民医院能够做偏瘫手术,便毫不犹豫地前来求治。王浦强和赵峰给她做了脊髓后根神经切断术,对黏连的神经根予以松解,切断了部分后根神经,术后周女士上下肢的肌张力明显下降,达到预期效果。根据治疗方案,周女士只需再完成一次下肢肌力、肌张力调整矫形术+康复治疗,就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了解了手术过程,查看了周女士情况后,孙成彦对整个手术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与充分肯定,连声夸奖:“手术做得好,根据下一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就能正常生活了。”他的话给了周女士极大地信心,当即与王浦强确定下次手术的大概时间,决定尽快住院手术。

授业
  脑瘫致残率极高,不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为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但很多患者和家属却不知道脑瘫可以做手术缓解,甚至治愈。
  2021年,即墨区人民医院与上海壹博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医院神经外科脑瘫专业在孙成彦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协助下,成立山东地区唯一的脑瘫综合治疗中心,实施手术+康复一体化综合治疗。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60多名患者在这里接受了手术,顺利康复。他们大多经历了2次以上手术,辗转多家医院,饱受疾病痛苦,终于在即墨实现了好好走路、好好说话、好好吃饭的梦想。如今,他们的腰板挺了起来、走路正了起来、说话吃饭也不再口水横流、吞咽呛咳……
  “孙教授对我们的指导体现在每个细节。除了技术上的指导,还有设备的使用,术前、术中细节的改进等。”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浦强介绍,通常择期手术都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护士穿刺留置针。但我们很多患儿年龄小,加上肢体痉挛,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穿刺起来难度非常大。在孙教授的提醒下,我们优化了手术流程,手术当天由病房护士穿刺留置针,这样在父母的陪伴下,穿刺起来顺利多了。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对脑瘫患儿给予特别的照顾,进入手术室的脑瘫儿童都能得到“看动画片”的特殊待遇,缓解焦虑,顺利手术。

努力
  看到患者经过自己的治疗恢复健康,每一位医生心里都很有成就感。如今,在孙成彦的影响下,王浦强和赵峰已经独立完成10多例脑瘫、偏瘫患者手术,使其走向康复。说起自己治疗的病人,王浦强眼睛里带着笑。
  胶州一个7岁的脑瘫男孩,当时,他来的时候只能坐着轮椅,不能独立行走。后期经过治疗到康复,他自己能蹲下站起,慢慢走上一段路了;市北区一个9岁的女孩,脑瘫痉挛性偏瘫,不能自已的抽搐,越紧张越严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如今,除了不能参加跑步比赛,行走、慢跑已经基本正常;一个20岁的大学生,脑出血引起一流单侧肢体痉挛性瘫痪,经过手术治疗后,第一天就能自己勾脚,弯曲的胳膊能够伸开,紧握的拳头也能掰开了……
  医者仁心,看到聪明伶俐的孩子受疾病折磨,总是让人心疼不已,也更加坚定了行医的信念。王浦强说:“作为一名医生,能够把毕生所学服务与患者,感觉非常自豪。今后我们将倍加努力,为众多脑瘫、偏瘫患者的康复竭尽所能。” (李馨)
区第二人民医院: 深化专科联盟建设 打造墨城“五官科名片”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务部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袁英教授来院坐诊、手术,带动医院五官科发展。
  在五官科诊室里,袁英主任细心地询问患者病情,对各类疑难重症进行细致分析,为患者制定周密的诊疗方案,给予患者和家属极大信心。患有10余年鼻炎的王先生表示:“袁英主任和蔼可亲,对病情解释得很清楚,与她面对面交流之后,对战胜疾病更有信心了。”
  家住金口镇的刘先生患有鼻腔病20余年,袁英主任为其实施“经鼻内镜双侧鼻息肉切除术+双侧额窦、蝶窦、上颌窦开放术+中鼻隔切除术+下鼻隔骨折外移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刘先生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能让平时一号难求的大专家做手术,真是太方便了!”提及该院的专科联盟建设,刘先生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
  齐鲁医院专家定期来二院坐诊、查房,开展手术指导等业务,既避免了老百姓到外地就诊带来的奔波劳顿和经济负担等一系列问题,又节约了治疗时间、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就医便捷性和就诊体验,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康复的曙光。 (乔琳)
区人民医院 生命线上的双向奔赴   “朱医生亲自陪我们到济南住院接受治疗,就像给我们送来了定心丸,感觉一下有了着落和依靠,那一刻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地了!”近日,即墨区人民医院两名常年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血管通路出现问题,主治医生专程奔赴省城、陪同治疗,寒冬里一场感人的医患故事在这个城市上演……

  心焦!透析生命线出现问题
  即墨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两名透析患者向医师朱芙蓉反映,透析时血流量不稳定,静脉压增高,透析后半途段频繁出现上肢痛的问题。朱芙蓉在B超下发现,一名患者内瘘血管狭窄,另一名患者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这些症状均是相关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症状会加重,甚至出现血栓栓塞,血管狭窄处导致内瘘闭塞,影响患者透析周期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就医心切,迫切期待手术治疗,但血管通路专家一直预约不上。患者和家属非常着急。

  陪同!天寒地冻里的济南之约
  患者的焦急程度,让朱芙蓉感同身受,她一边安抚患者情绪,一边联系自己在济南进修时的老师张瑞斌教授,张瑞斌擅长血管通路的构建及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尤其是人工血管及中心静脉闭塞的开通。与张教授预约好就诊时间,朱芙蓉鼓励两位患者前往济南治疗。时间紧迫,担心两位患者外出求医不熟悉环境,朱芙蓉决定亲自陪同患者前往济南就医。有了医生的陪同,患者信心倍增。
  到达济南后,患者当天顺利完成各项检查,次日便进行了中心静脉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手术,使狭窄的内瘘血管恢复“生机”。在济南住院观察一日后,患者返回区人民医院继续进行透析治疗,之前的各种症状也得到了缓解和改善,身体恢复良好。
  出院后,两名患者拿着锦旗和表扬信,来到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向朱芙蓉表达感激之情。这段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在医患间传为佳话,也是对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最好诠释。
(范学伟)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20240119) 稿件来源:新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