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3年10月23日

龙山街道上夼自然村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生态园,每年创收600余万元

“新农业”经济描绘发展好前景

新即墨      2023年10月23日     

新即墨2023年10月23日02版面


  金秋时节,登临担山,放眼望去,漫山植被郁郁葱葱,人工湖水清澈见底,好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担山位于龙山街道上夼自然村北侧,多年前,这里山地起伏落差大,土壤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当时,村民大多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村里也没有其他产业。
  在区水利局和街道业务指导下,上夼自然村创新思路,强调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引进青岛永昌实业集团生物科技公司,开梯田、修沟渠,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创建科技示范园,为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永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不仅解决了水土保持问题,还取得很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这是我们的‘绿色存折’。”上夼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姜道京举例说,每年仅土地租金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加25万元收入。
  永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占地1078亩,以“科技示范、生态产业、科普宣传、娱乐休闲”为主题,集技术推广、科普宣传、理念引领、典型示范、生态旅游于一体。“2010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5亿元资金,打造水土保持示范园区。”青岛永昌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吉同说,截至目前,园区已补栽补植各类防护林经果林5万余株,种植草坪150余亩,建设水塘6座、谷坊3座、雨水花园两座,已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一头连着生态美,一头连着百姓富。作为新型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高效农业技术的尝试与示范,有效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生态高效农业技术的认识,带动了周边农业经济的转型,为农民增收致富树立了典范。
  生态园的新农业开发、教育培训、生态观光旅游等项目每年可创收600余万元,为园区日常经营及后续投入奠定了良好基础;年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万余人次,每年为周边村民增加工资收入300余万元;先进的经营理念示范带动周边村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流域内新建果园1000余亩,果蔬大棚60余个,各种渔家宴、农家乐等餐饮项目50余户,每年户均增收两万元,加快周边群众致富步伐。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山为形、以水为魂,主打生态主题,着力打造魅力乡村,同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品位,擦亮绿、富、美的乡村振兴底色。”姜道京说。 (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