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2年12月27日

五“子”登科,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即墨      2022年12月27日     
  潘宝安
  北官庄系金口镇下辖的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2400亩,居民230户,人口750人。村庄产业以种植业为主。
  2021年,北官庄民主选举第一届网格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及理事会成员。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学习、摸索、探讨和论证,形成以建立和发展品牌经济为突破口和主要着力点的工作思路,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 摸底子,心中有数好算账

  2021年9月以来,北官庄网格经济合作社邀请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队、青岛双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成联合调研组,数次对北官庄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相关调研和技术检验。发现,北官庄村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具有诸多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
  首先是自然资源优势。北官庄土壤兼具洼地和岭地优点,且有一条优质地下水系贯穿,为作物生长提供富含40余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充足水源;地势东高西低,村西龙化河导洪能力强,农田无内涝之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数百年来北官庄以出产优质蔬菜闻名,尤其西红柿,更是方圆百里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上佳蔬品。
  其次是人文资源优势。北官庄潘姓居多,数百年来流传一则“潘家井子”传说,故事讲述六百年前北官庄建村时,潘氏二兄弟献宝碾镇水,给后人带来无限井恩福祉。今天的北官庄人感恩祖先,不仅将他们传下的甘果继承,更将他们留下的美德发扬光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乡文化育一乡魂。“潘家井子”故事数百年间口口相传的乡村记忆,形成显著文化路径效应,在北官庄涵养生成尊仁崇贤、敬祖明德、知恩图报、恪守祖业、爱惜名声、诚实不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纯厚朴实的村风民俗,这为我们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坚实而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文化支撑。
  尽管北官庄有着悠久的果蔬种植历史和良好的蔬品口碑,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有着厚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但要切实下好品牌经济这盘大棋,尚有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
  一是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和品牌经济是新生事物,对于接受新事物相对滞后的农村及大多数村民,品牌意识淡薄在所难免,对所谓品牌经济更是认识程度不够,这给以村庄为区域目标建立品牌化运营体系造成不利,是下步推进实施村庄品牌经济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二是品牌形象单薄。北官庄的果蔬产业,除了大棚技术等现代科技元素,整体而言基本还在传统产业范畴,尤其是产品宣传、市场营销环节,几乎仍是传统方式,所谓品牌运营几乎是一张白纸。如此情形下,品牌认识不到位,种植户各自为战,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导致高产量低收益、大产业小合力、有口碑无品牌等问题日益凸显,优质果蔬在市场上难以形成鲜明品牌形象,品牌效应微乎其微,产业利益流失严重。
  三是运营体系薄弱。优秀营销人才缺位、专业运营团队建设滞后,这是实施村庄品牌经济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此外,诸如商标注册及维护、CIS识别系统、产品包装、标准化管理、营销战略等环节目前仅具规划雏形,如不能在后续工作中有效加强和完善运营体系建设,势必形成体系性瓶颈影响,进而使实施品牌经济成效大打折扣。
  摸清底子,梳理好合作社各种有利资源和不利因素,便于我们心中有数好算账,避免瞎子摸象、聋子辨音,为下一步找路子、定方向夯实基础。

■ 找路子,明确方向有底气

  早在2021年5月,合作社成立不久,我们便请来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队求教问计,尔后又到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寻求帮助,又赴北京与即墨籍文化学者、著名作家曲直先生取得联系,他领我们到国家相关部门咨询农村产业政策及未来农村发展趋势。2021年9月,北官庄网格经济合作社与青岛双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委托双鹿公司对北官庄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进行前期调研、策划、起草计划方案。
  与此同时,我们深入挖掘“潘家井子”的人文内涵和品牌价值,为树立“潘家井子”品牌形象预作铺垫。今年《新即墨》报先后刊文《即墨“井”话》《北官庄与潘家井子的故事》,被《大众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转载传播,“潘家井子”靓丽亮相,走进大众视野。
  通过大量外围工作和前期试探性运作,我们逐渐明确了思路,确立了方向,找准了路子,对以建立和发展品牌经济为突破口和主要着力点,完成农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信心和底气。

■ 开方子,对症下药壮体魄

  方向明确,目标清晰,然后就是开方子对症下药,定盘子谋划全局。综合分析农村经济形势及北官庄经济现状,多次研讨论证,我们开出的方子是:精心打造“潘家井子”品牌,以此为核心整合各种生产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建立品牌化运营体系,带动全村及周边区域经济整体运营,强筋骨,壮体魄,促进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
  项目实施以北官庄网格经济合作社为主体,进行知识产权注册和保护、品牌培育和维护等一系列品牌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切实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最大程度实现品牌运营激发的产业利益。整个项目运行,高度实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销售、系统化运营、产业化发展。
  “潘家井子”作为北官庄网格经济合作社所拥有、全体社员村民所共享的农产品核心品牌,响应习总书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合作社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性质。

■ 组班子,专业团队展身手

  北官庄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重点工程是培养、组建、锤炼一支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判断力强、业务能力强、既有较强单兵作战能力又有较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专业化运营团队。
  鉴于目前北官庄人才现状,组建一支这样的运营团队,开始阶段采取内培、外聘、招贤、业务发包、对口合作等方式多管齐下。其中内培一项,或者选拔村庄优秀人才送出去学习深造,或者请专家来村里讲课授教;外聘可以专项聘请专业人才来村创业,也可邀请专家来村兼职;招贤则重点招聘本地大学生回乡创业。如此多渠道、多方式培养招纳人才,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库,为创建和保持一流高水准运营团队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支持,确保品牌战略实施到位、各项任务指标兑现落实。
  在此基础上,优化传统营销方式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多方开拓营销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数字展会、网红直播、专柜专销、直销配送等渠道模式,建立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的多元化立体营销体系,保证果蔬产品有顺畅宽绰、稳定可靠的市场通道和销售出口,实现品牌产品由“种得好”到“卖得好”的农商转化。

■ 打牌子,酒好还需卖得俏

  没文化是产品,有文化是品牌。品牌经济的核心是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重点是打造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过去由于品牌意识淡薄,我们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现在我们有了强烈的品牌意识,明白“酒好也怕巷子深,茶香还需卖得俏”,因此才深刻认识到“潘家井子”的品牌潜力和市场价值,更有了实施和发展品牌经济的迫切愿望、效益预期和周密谋划。
  “潘家井子”有六百年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积淀,禀赋即墨文化精髓,饱含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极强的文化渗透力和品牌潜力。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这一优质资源,以“潘家井子”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为基点和重要依托,以北官庄果蔬特有的优异品质和高标准质量管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精心培育、着力塑造好“潘家井子”优秀品牌形象,在青岛乃至全国中高端果蔬市场打响牌子、打好牌子、打实牌子,增加和提高北官庄果蔬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和提升其市场知名度、产品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以此打造和巩固“潘家井子”品牌核心竞争力。
  农谚说:“只要功夫深,地里长黄金。”通过摸底子、找路子、开方子、组班子、打牌子,“五子登科”提亮乡村经济,从而实现增票子、富村子、带圈子,带动官庄片区乃至金口镇实现农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系金口镇官庄村北官庄网格经济合作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