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即墨摄影

返回 2022年06月24日

甜蜜的蓝莓

新即墨      2022年06月24日     


  润丰家庭农场负责人于素霞



  6月20日,位于灵山街道沃家泊子村的润丰家庭农场迎来蓝莓采摘季。步入农场,一株株半人多高的果树上结满一嘟嘟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蓝莓,摘三五颗表面凝结了白色果霜的果粒放进嘴里,瞬间,果粒爆裂,满口馥郁清香。
  “我们全程不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农药,从果树上摘下来可以直接吃。”望着200余亩绿色无公害蓝莓,润丰家庭农场负责人于素霞很是欣喜。
  2009年,于素霞关闭了在城里经营的理疗店,决定回家搞蓝莓种植。那些日子,她南下浙江,北上辽宁,到全国各地学习有机农业种植,参加蓝莓种植讲座。经过半年多学习,当年11月,于素霞成立了“润丰家庭农场”,开始种植蓝莓。
  农场引进的蓝丰、杜克、奥尼尔等五个优良蓝莓品种,对土壤要求特别高,需要不施化肥农药先养地三年,等待的时间太长,成本太高,村里人都不理解于素霞的做法,但于素霞说:“有机种植是趋势,再难我也要走下去。”就这样,于素霞像呵护孩子一样守护着她的蓝莓,十几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有机蓝莓种植。
  2014年,是于素霞最艰难的一年。她与两位合作伙伴承包了400亩地准备扩大规模,但这块地并不适合蓝莓生长,属于“地漏”储存不了地表水,短短几个月时间蓝莓苗就大面积枯死,投资打了水漂。
  面对困难,于素霞没有放弃。为使土壤数据、酸碱度达到种植条件,她采用“有机肥+配方肥”的种植模式,每年在三、七、十月分三次追施有机肥。在此基础上,用蓝莓自制酵素改良土壤,春季时还在叶面喷施酵素5-7遍,全面实行人工除草、人工采摘,统一包装,经市级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开园上市。
  为提高蓝莓品质,于素霞在其生长过程中剪掉近半的果枝,控制蓝莓产量。“现在亩产是1000-1500斤,如果任其自由生长,亩产能达到3000斤。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子的甜度、水分,降低品质。”于素霞说。她所种植的“沃家泊子蓝莓”色泽纯正、入口酸甜、果香浓郁,因花青素含量充足,绿色、有机成为其显著标签。2021年,“沃家泊子蓝莓”被区农业农村局授予“采食即墨”共用品牌授权产品,并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和2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从最初的“小白”到“即墨蓝莓种植第一人”,从30亩地起家到200余亩的农场,于素霞成功闯出一番甜蜜的事业。“我用10多年时间摸索出来的有机蓝莓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大家再去种植,就没有风险了。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领乡亲邻里共同致富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如今,在她的带领下,沃家泊子村不少村民尝试有机种植,大家抱团发展,成立了绿色种植基地,周边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到农场打工,从事除草、釆摘等农田作业,日前,农场实现了常年用工7人,季节性用工50余人。
(顾相林 孙静 刘彩飞 刑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