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

04版:副刊

返回 2021年03月05日

即墨第一位中共党员于维功

新即墨      2021年03月05日     


  胶济铁路总工会四方分会全体罢工胜利纪念合影。
  人物介绍:于维功,又名于文成,1903年出生于移风店镇湍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年仅19岁的于维功考入青岛四方机厂艺徒养成所,当学徒。1924年11月由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1925年2月,由邓恩铭、纪子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即墨第一位中共党员。

  1923年初,四方机厂的老工人自发组织了第一个工人群众组织——“圣诞会”。8月,为抗议胶济铁路无故开除8名工人,于维功等艺徒养成所徒工们参加了“圣诞会”举行的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进行抗议斗争。最后,铁路局被迫答应了让被开除工人复工的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年底,于维功等人发起了为抗议工厂无故开除艺徒李可文,组织四方机厂艺徒进行罢工斗争。罢工开始,艺徒们公推于维功、赵世恪、牟洪伦等10人去厂长室交涉,要求恢复李可文的工作。交涉未成,即举行了罢工。最终,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厂方被迫恢复了艺徒李可文的工作。
  在罢工斗争过程中,于维功和其他艺徒骨干们一起正式成立了四方机厂艺徒养成所“同学会”,并公开挂出牌子。此时,四方机厂新老工人便形成两个组织,即老工人参加的“圣诞会”和新工人参加的“同学会”。这两个自发工人组织的成立,为此后四方机厂工会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组织开展罢工斗争和成立“同学会”的过程中,于维功在工人中的号召力和组织才能,被地下党员纪子瑞发现。纪子瑞便主动找于维功交谈,不断引导帮助他加深对工人运动的认识,并介绍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4年国共合作后,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到四方机厂开展工作。1925年2月,于维功由邓恩铭和纪子瑞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于维功与邓恩铭、纪子瑞等一起开始筹划成立四方机厂工会组织和组织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在秘密成立工会的过程中,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先后两次到四方机厂指导工作,告诫大家“因争气引起很大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工人的切身利益是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成立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邓恩铭则启发工人说:“学有学会,商有商会,工人为什么不能有工会……”之后,于维功同纪子瑞、丁子明等深入工人群众当中,积极发展工会会员。到1925年2月上旬,四方机厂工人中有800余人被发展为工会会员,占全厂总数的60%以上。在王尽美、邓恩铭的领导下,经过秘密的组织工作,四方机厂工会于2月9日正式成立,于维功被推举为工会执行委员。
  1925年2月,胶济铁路局内的江浙派同山东地方派之间,因权位之争和胶济铁路运价等问题引发了派系斗争,导致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8日晚12时,铁路工人用枕木和钢轨封锁了铁路线,火车司机熄灭了炉火,沿线各站、段工人全部停止工作,未开出的客、货车一律不许开出,开出的客、货车开到哪里就停在哪里,不能开动。胶济铁路全线处于瘫痪状态。中共青岛支部分析了斗争形势,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四方机厂的工人开展罢工斗争。中共青岛支部负责人邓恩铭,召集纪子瑞、于维功等党员和工人积极分子20余人,在三育小学开会,专门研究布置举行罢工的有关事宜,提出了举行罢工的五项条件:恢复被开除的郭恒祥等人的工作;承认工人有自己的工会;不分领班、工匠、小工、学徒,每人每月增发工资6元;速发年终奖金;工人和员司享受同等福利待遇。会上决定以纪子瑞、于维功等为四方机厂代表,向厂方谈判。结果谈判破裂。纪子瑞、于维功等工人代表向邓恩铭汇报情况时,正值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人王尽美在场,他对代表们说:“我们和他们合作本是一种手段,谈判破裂了也很好,不必依靠他们,可以以我为主的罢工。”于是,四方机厂工人在同一天举行了大罢工。在工人罢工期间,胶济铁路总工会在青岛成立,大会推举丁子明为委员长,于维功等被推举为常务委员。胶济铁路局总工会下设青岛、胶县、高密、坊子、张店和四方机厂6个分会。于维功等在青岛四方机厂公开挂出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四方机厂分会”的牌子。罢工持续到第九天,厂方不得不答应工人恢复被开除的4名工人的工作等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
  1925年5月,胶济铁路总工会因援助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触怒了日本帝国主义者。日本人即串通北洋军阀政府胶澳地方当局,宣布取消了纱厂工会,又于5月30日宣布取消胶济铁路总工会。胶澳商埠警察厅将总工会牌子摘去后,纪子瑞、于维功等又做了个更大的牌子挂上,警察厅又来干涉。最后,经协商将总工会牌子挂在屋内。
  5月29日,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屠杀青岛工人的“青岛惨案”。接着,上海又发生了“五卅惨案”。胶济铁路总工会在中共青岛地委书记李慰农的领导下,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作为支援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斗争的组织机构。6月14日晨,四方机厂1700多名工人参加了游行示威。纪子瑞、于维功等17名总工会执行委员,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临时组织的纠察队员分别护卫在队伍的两旁。工人们手拿红绿传单、标语和小旗,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取消不平等条约!”“惩办杀人凶手!”等口号。许多市民和学生也主动参加了游行队伍。最后,游行队伍又到警察厅和胶澳督办公署请愿,要求为被杀害的同胞雪耻,释放被捕工人。游行示威直到下午4点多才结束。
  于维功等参与组织领导的这次罢工游行示威,是青岛工人反帝反军阀第一次大示威,也是青岛工人阶级由厂内斗争走向社会斗争的开始。
  1925年5月,济南团地委书记李耘生到青岛担任团的领导工作。6月召开了青岛基层支部代表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地方执行委员会,选举正式委员5人,候补委员3人。于维功当选为执委会委员,主持工部工作。
  1925年7月,青岛10000余名纱厂工人举行了第三次同盟大罢工。奉系军阀山东督办张宗昌接受了中外反动派的贿赂,率部来到青岛镇压工人运动。27日,张宗昌令其后方司令任锡吾率领大批军警封闭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和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砸毁四方机厂和各纱厂的工会,逮捕了青岛地下党负责人李慰农、胶济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丁子明和四方机车厂工人纠察队长赵世恪等10余人,下令通缉邓恩铭、纪子瑞、傅书堂、于维功等60余人。邓恩铭、纪子瑞、傅书堂等被迫转移到外地工作或到周边农村秘密隐藏,于维功、伦克忠(后被捕牺牲)等继续坚持在青岛市区内做秘密工作,并到高密等地农村做秘密联络工作,传达党的指示。
  1926年5月,于维功受青岛党组织的委派,代表青岛工人参加了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之后,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学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被分配在北京市汽车修配厂工作。1963年病逝。